鉻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鉻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原子序數是24 B. 屬于非金屬元素
C. 一個鉻原子核外有28個電子 D. 相對原子質量為52.00g
A 【解析】A.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號前的數字是原子序數,正確;B. 鉻屬于金屬元素,錯誤;C. 一個鉻原子核外有24個電子,錯誤;D. 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單位是1,錯誤。故選A。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畢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19世紀末,科學家瑞利通過如下兩種方法制得氮氣,并測得其密度,從而獲得科學史上的重大發現。請你參與以下的科學發現過程。
方法Ⅰ:利用空氣分離出氮氣
實驗步驟 | 解釋或結論 |
(1)將清新潔凈的空氣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 通過濃硫酸的目的是為了除去空氣中的_______________。 |
(2)將氣體通過能與氧氣反應的物質(提示:反應不能生成新的氣體)。 | 請寫出一種能用于除去氧氣的物質__________。 |
(3)收集剩余氣體,并測定該氣體的密度。 | 密度:1.257 2 g/L |
方法Ⅱ:用亞硝酸鈉(NaNO2)和氯化銨(NH4Cl)反應制取氮氣,同時還生成了氯化鈉和一種常見的液態物質。測得氮氣的密度為1.250 8 g/L。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討論:瑞利教授經過多次實驗,發現方法Ⅱ測得的結果均小于方法Ⅰ,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
水蒸氣 紅磷等 NaNO2 + NH4Cl === N2↑+ NaCl + 2H2O 方法Ⅰ得到的氣體中除氮氣外,還有稀有氣體。 【解析】本題考查了濃硫酸的性質,氧氣的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空氣的成分。 (1)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空氣中的水蒸氣; (2)紅磷能與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能用于除去氧氣的物質可以是紅磷; (3)亞硝酸鈉(NaNO2)和氯化銨(NH4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徐匯區2018屆九年級4月學習能力診斷(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木炭在耐高溫的容器中(內含足量空氣),密封加熱,下列各圖中,能正確表示容器中所盛的氣體總質量變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木炭 與氧氣的質量總和,所以反應后氣體質量增多,當木炭完全燃燒后,氣體質量不再增多,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屆九年級質量普查調研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金屬是一種重要的材料,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都離不開金屬。
冶煉技術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下圖表示了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銅、錫、鐵和鋁元素被人類大規模開發、利用的大致年限:
(1)根據圖中數據和有關的化學知識,你認為金屬大規模開發、利用的先后順序跟下列哪些因素有關______(填字母)
a.金屬的活動性 b.金屬的導電性 c.金屬的延展性
d.地殼中金屬元素的含量 e.金屬冶煉的難易程度
(2)利用孔雀石冶煉銅的主要反應:①Cu2(OH)2CO32CuO+H2O+CO2↑,該反應的類型是_____反應(填“化合”、”分解”或“置換”);
②2CuO+C2Cu+CO2↑,該反應前后銅元素化合價發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
(3)高爐煉鐵的主要反應過程如下。請寫出步驟③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煉鐵過程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溫下鋁是一種活潑金屬,但鋁卻有較強的抗腐蝕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a,e 分解 化合價降低(或銅元素的化合價由+2降為0) 3CO+ Fe2O3 2Fe + 3CO2 制得還原劑CO并提高爐溫 常溫下,鋁制品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解析】(1)由圖中數據可知,金屬大規模開發、利用的先后順序跟金屬的活動性、金屬冶煉的難易程度有關,故選a、e。(2)①由一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三種物質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②CuO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2,Cu中銅元...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屆九年級質量普查調研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事實不能作為相應觀點證據的是
選項 | 實驗事實 | 觀點 |
A | 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 | 微粒是不斷運動的 |
B | 水電解可得到氫氣和氧氣 | 分子是可分的 |
C |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后質量增大 | 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 |
D | 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體積大于10mL | 微粒間存在間隔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是分子運動的結果,正確;B、水電解可得到氫氣和氧氣,是因為發生化學反應時,水分子分解為氫原子、氧原子,正確;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后質量增大,是因為參加反應的鐵絲質量與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總和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鐵的質量,錯誤;D、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體積大于10mL,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正確。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平頂山市招調研測試(一)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李紅同學發現,上個月做實驗用的氫氧化鈉溶液忘蓋瓶塞,于是對該溶液是否變質展開探究。
(1)請選用一種鹽溶液,設計實驗幫助李紅探究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寫出操作步驟、現象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逐滴滴加一種含有氯離子的溶液,觀察到氣泡,請寫出氣泡生成時涉及到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樣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鈣或氯化鋇,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樣品已變質 Na2CO3+2HCl == 2NaCl+CO2↑+H2O 【解析】(1)根據氫氧化鈉變質生成碳酸鈉,用鹽溶液來檢驗碳酸根離子,則需要用含有鈣離子或鋇離子的溶液解答。(2)根據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解答。(1) 取樣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鈣或氯化鋇,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樣品已變質;(2)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平頂山市招調研測試(一)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在廚房里蘊藏著許多化學知識。
(1)圖示食物中,屬于糖類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其最終的水解產物是___________;
(2)圖示日常用品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C 葡萄糖(或C6H12O6) DE 【解析】(1)根據常見含糖食物解答;根據糖類在人體內發生一系列反應最終變成葡萄糖解答;(2)根據有機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解答。(1)圖示食物中,屬于糖類的是大米,故選C;其最終的水解產物是葡萄糖(或C6H12O6);(2)圖示日常用品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DE。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新鄉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某同學將一小包銅粉和鋅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銀溶液中,使其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固體和藍色濾液。并對濾液的組成進行探究。
(1)請寫出一個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2)同學們又對濾液中所含的物質作出多種猜想,有兩種猜想可能成立,第一種猜想是濾液中含硝酸鋅、硝酸銅,則另一種猜想應是什么?________
(3)請你設計實驗方案來驗證第一種猜想。________
Zn+2AgNO3Zn(NO3)2+2Ag或Cu+2AgNO3Cu(NO3)2+2Ag 濾液中含AgNO3、Zn(NO3)2、Cu(NO3)2。 取樣品少量,加入稀鹽酸,無現象,證明溶液中沒有AgNO3,只含Zn(NO3)2、Cu(NO3)2。 【解析】(1)根據鋅的活動性比銀強,利用鋅與硝酸銀的反應規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根據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鋅銅銀,推斷將一小包銅粉和鋅粉的混...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復習化學:常見的酸和堿 專題練習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了探究實驗室中的氫氧化鈉固體是否變質,進行了有關
實驗。請你與他們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動:
【猜想】
猜想I: 沒有變質; 猜想Ⅱ:已經變質;
【實驗和推斷】
(1)加入的適量 A 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填名稱),若現象a為有氣泡產生,說明氫氧化鈉已經變質。
(2)若現象b為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氫氧化鈉沒有變質。
【反思】氫氧化鈉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A”或“B”)。
密封保存 B. 不需密封保存
(1)稀鹽酸 (2)無明顯現象,A 【解析】試題分析:氫氧化鈉易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而變質,要檢驗氫氧化鈉是否變質,實際是檢驗是否含有碳酸根離子。那么可加入適量的稀鹽酸,若有碳酸鈉則會產生大量的氣泡,證明已經變質了;若沒有氣泡產生則說明氫氧化鈉沒有變質;氫氧化鈉易于二氧化碳反應,故要密封保存。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