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對一些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 事 實 | 解 釋 |
A | 書寫檔案規定必須使用碳素墨水 | 碳的化學性質穩定 |
B | 石墨能夠做電池的電極材料 | 石墨能夠導電 |
C | 焦炭可以把鐵從它的氧化物礦石里還原出來 | 焦炭具有氧化性 |
D | 制糖工業中用活性炭來脫色以制白糖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帶一路” 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古絲綢之路將我國的發明和技術傳送到國外。下列古代生產工藝中主要體現化學變化的是 ( )
A. 糧食釀酒 B. 紡紗織布 C. 在甲骨上刻文字 D. 用石塊修筑長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15周教研聯盟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連二亞硫酸鈉(Na2S2O4),也稱保險粉,廣泛用于紡織工業,屬于一級遇濕易燃物品。下列有關連二亞硫酸鈉的認識正確的是( )
A. 連二亞硫酸鈉中硫元素化合價為+6價
B. 連二亞硫酸鈉稱為“保險粉”,化學性質很穩定
C. 連二亞硫酸鈉與水能劇烈反應,化學性質很活潑
D. 連二亞硫酸鈉是一種毫無用處的有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物 質 | A | B | C | D |
第一次測得的質量/g | 50 | 4 | 4.6 | 1 |
第二次測得的質量/g | 待測 | 20 | 23 | 4.2 |
A.上述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B.該反應中C與D的質量變化之比為23∶4
C.第二次測得A的質量為12 g
D.該反應中共生成D的質量為4.2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竅門或小常識往往包含著一些化學原理。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
①油鍋著火時迅速加入大量青菜滅火②在加油站可以隨便打電話,不會產生危險③圖書檔案起火,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④煤氣泄漏及時打開換氣扇排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八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這一結論是科學家們在大量實險的基礎上得出的。
(1)實驗室中常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來制備氫氣。請從下列裝置中選擇并組裝一套制取較干燥氫氣的裝置,正確的連接順序為______ (用接口處字母填寫)。
(2)研究氫氣的燃燒實驗是人們認識水組成的開始。氫氣在點燃前一定要________。在相同條件下,欲使1L氫氣完全燃燒,所需空氣至少約為______L。
(3)科學家們又用“電解法”證明了水的組成(裝置如圖所示,電極不與水及生成的氣體反應)。 通電一段時間后,發現甲、乙兩量簡中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略小于1:2,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寫出一條即可)。
(4)用“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也可以證明水的組成。(堿石灰吸收反應生成的水)
裝置A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物質在反應前后的質量差為m1,裝置B和其中物質在反應前后的質量差為m2,據此可計算出水中O、H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用含 m1、m2表示)
(5)拉瓦錫還用另一實驗證明了水的組成。在高溫條件下他讓水蒸氣通過一根燒紅的鐵質槍管,結果得到了氫氣,同時槍管表面有黑色固體(磁鐵礦的主要成分Fe3O4)生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八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C60的發現使人類了解到一個全新的碳世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C60 由60個碳原子構成
B. C60 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2
C. C60是種新型化合物
D. C60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W”型玻璃管進行微型實驗。將注射器中的過氧化氫溶液推入管中與二氧化錳接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過氧化氫分解能生成氧氣
B. 若a處粉末是木炭粉,能看到有白煙產生
C. 若a處粉末是硫粉,b處應接有尾氣處理裝置
D. 若a處粉末是紅磷,能看紅磷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保定市三校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根據銅銹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屬銅銹蝕的因素除有氧氣和水外,還應該有二氧化碳。為證明“必須有二氧化碳”,需要進行下列實驗中的( )
A. 甲和乙 B. 甲和丁 C. 乙和丁 D. 丙和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