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實驗小組為探究酸的化學性質,由甲、乙同學設計并完成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甲同學實驗中所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閱資料)CaCl2、NaCl的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______(填“酸”或“堿”)性.
(實驗探究一)確定甲、乙同學上述實驗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質.
(2)取甲所得溶液少許,加入石蕊試液,溶液顯紅色,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寫化學式)
(3)取乙所得溶液少許,加入酚酞試液,溶液顯紅色,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寫化學式)
(實驗探究二)
(4)甲、乙同學把上述實驗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廢液缸中,觀察到廢液缸中產生少量氣泡,最終有白色沉淀生成,該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寫化學式).
(討論交流)丙同學提出:若將上述廢缸中物質取出,過濾,所得濾液中含有哪些物質呢?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CaCl2、鹽酸和Na2CO3中的部分物質.
(實驗探究三)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過量的稀硝酸,可觀察到有大量氣泡產生.
(歸納總結)該濾液中含有的溶質是氯化鈉和_________(寫化學式).
(探索與拓展)有一份由Na2SO4、NaCl兩種物質組成的固體樣品.為確定其組成,上述小組同學將樣品全部溶于蒸餾水中制成119.3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104gBaCl2溶液,兩者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得到23.3g白色沉淀和一定質量的濾液.經測定,該濾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9%.試計算:(均需計算過程)
(5)所用B2Cl2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__.
(6)所用樣品的質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OH)2+2HCl=CaCl2+2H2O 堿性 CaCl2和 HCl NaCl 和 Na2CO3 CaCO3 Na2CO3 20%(過程見解析) 18.25g(過程見解析)
【解析】
(1)甲同學實驗是氫氧化鈣與稀鹽酸的反應;Na2CO3溶液顯堿性;
(2)取甲所得溶液少許,加入石蕊試液,溶液顯紅色,說明溶液顯酸性,所以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CaCl2和 HCl;
(3)取乙所得溶液少許,加入酚酞試液,溶液顯紅色,說明溶液顯堿性,所以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NaCl 和 Na2CO3;
(4)甲、乙同學把上述實驗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廢液缸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是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Cl2=CaCO3↓+2NaCl,所以白色沉淀是CaCO3;
[歸納總結]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過量的稀硝酸,可觀察到有大量氣泡產生,說明有碳酸鈉,該濾液中含有的溶質是氯化鈉和碳酸鈉.
解:設所用BaCl2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x,設原混合物中硫酸鈉的質量為z,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y.
Na2SO4+BaCl2=BaSO4↓+2NaCl
142 208 233 117
z x 23.3g y
x=20.8g
y=11.7g
z=14.2g
(5)所用BaCl2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20%;
(6)假設樣品的質量為W,則×100%=9%
所以W=18.25g
故答案:Ca(OH)2+2HCl=CaCl2+2H2O;堿性;CaCl2和 HCl;NaCl 和 Na2CO3;CaCO3;Na2CO3;20%;18.25g。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三種物質間通過一步反應能實現右圖轉化,下列選項中符合圖示轉化關系的是
選項 | 甲 | 乙 | 丙 |
A | NaOH | NaCl | NaNO3 |
B | CuO | CuCl2 | Cu(OH)2 |
C | Na2CO3 | CO2 | CaCO3 |
D | H2O2 | H2O | O2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
(1)空氣的用途:焊接金屬時常用作保護氣的是_______(填化學式)。
(2)空氣的成分:老師利用圖甲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結合現代傳感器技術,測得過程中容器內氣體壓強、溫度、氧氣濃度的變化趨勢如圖乙所示。
①t2時打開止水夾,最終集氣瓶中水平面大約上升至刻度_______處。
②結合曲線,解釋AB段氣體壓強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
(3)空氣的保護:圖丙是某地PM2.5來源分布圖。據此,下列措施對減少PM2.5效果最不明顯的是_______。
A 減少汽車的保有量
B 用風能與太陽能發電替代燃煤發電
C 減少工業生產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稀硫酸、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鐵釘是常見的四種物質,物質之間的反應關系如圖所示。圖中兩圓相交部分(Ⅰ、Ⅱ、Ⅲ、Ⅳ)表示物質間兩兩反應。
(1)Ⅰ處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反應。
(2)Ⅱ處反應現象是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鐵釘表面_____。
(3)Ⅲ處兩種溶液反應,滴入酚酞試液后溶液變紅,說明此溶液呈_____性。Ⅳ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5月9日,以綠色環保的醋酸纖維素為新材料制成的乒乓球已在全球公開發售,這意味著過去一直被用以制造乒乓球的易燃材料賽璐珞退出歷史舞臺。醋酸纖維素的化學式(C12H16O8)n。填寫下列空白
(1)醋酸纖維素屬于_____(填“無機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由_____種元素組成。
(2)醋酸纖維素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所含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 A、B、C、D 四種物質,A 是無色、無味的氣體,能供給呼吸;B 在 A 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同時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D 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D能在A氣體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生成無色液滴,判斷后請書寫:
(1)B與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D與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王軍同學在閱讀課外讀物時得知工業上制得的純堿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HCO3,于是他從家中取來某純堿樣品,和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活動。
(實驗目的)探究該純堿樣品中是否含有NaHCO3。
(查閱資料)NaHCO3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堿性,受熱
易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NaHCO3屬于_____(填“酸”、“堿”或“鹽”)類物質。
(實驗設計)王軍同學根據實驗目的設計了如下兩種方案:
方案1:取樣,加適量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觀察現象。
方案2:取樣,將其加入如圖所示實驗裝置的試管中,加熱,觀察裝置B中的現象。
王強同學認為方案1不能達到實驗目的,你認為他的理由是_____。
(進行實驗)按方案2進行實驗時,觀察到裝置B內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實驗結論)上述實驗現象說明該純堿樣品中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NaHCO3。
(討論交流)李娜同學想利用方案2中的裝置來測定該純堿樣品中Na2CO3的含量,她提出需要充分吸收反應生成的CO2,為此,你認為裝置B內最好盛裝_____溶液。
(拓展應用)欲除去Na2CO3固體中混有的NaHCO3,最簡便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四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20℃ 時,分別配制四種物質的飽和溶液,硫酸銨需要水的質量最少
B. 0℃時,向硫酸銨飽和溶液中加入適量氯化鉀固體會析出硫酸鉀晶體
C. 氯化鉀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小于氯化銨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D. 用30克硫酸鉀固體最多可配制150克80℃的硫酸鉀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填寫下列物質的名稱或化學式,并指出類別(非金屬單質、金屬單質、化合物或氧化物)
物質名稱 | _____ | 碳酸鈣 | _____ | _____ |
化學式 | _____ | _____ | SiO2 | Ca(OH)2 |
類別 | 非金屬單質 | _____ | _____ | 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