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見媽媽買了些取暖袋,他很好奇,打開了一袋,發現里面是黑色的粉末。小明提出了問題:取暖袋中是哪種物質發生了化學反應而釋放熱量呢?
【查找資料】
①取暖袋由原料層、明膠層、無紡布袋三部分組成。原料
層中的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鐵粉、活性炭、蛭石、可溶
性無機鹽、吸水性樹脂(含水)。
②蛭石是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保溫材料,起保溫作用;吸水性樹脂可反復釋水、吸水,起吸水、保水的作用;二者均不參加化學反應。
③使用時應注意事項:不使用產品時請勿拆開密封包裝。
【提出猜想】
①可溶性無機鹽可能是氯化鈉、硫酸鈉、碳酸鈉中一種或幾種。
②取暖袋發熱時,可能是鐵粉、氧氣、無機鹽、水、活性炭幾種物質間發生了化學反應。
【實驗準備】
用NaCl溶液、Na2SO4溶液、Na2CO3溶液進行如下實驗,為確定無機鹽的成分小明查閱
了如下資料。
NaCl溶液 | Na2SO4溶液 | Na2CO3溶液 | |
加入稀鹽酸 | 無明顯變化 | 無明顯變化 | 現象Ⅰ |
加入BaCl2溶液 | 無明顯變化 | 產生白色沉淀 | 產生白色沉淀 |
加入AgNO3溶液 | 產生白色沉淀 | 溶液略呈渾濁 | 產生淡黃色沉淀 |
(1)現象I是 。
(2)BaCl2溶液與Na2SO4溶液混合發生復分解反應,則白色沉淀的化學式為 。
【實驗過程】
分別取沒有使用的取暖袋和失效后的取暖袋中的黑色粉末完成以下實驗,探究無機鹽的成分及參加反應的物質。
序號 | 加入試劑及操作 | 沒有使用的暖袋 | 失效后的暖袋 |
I | 加入足量水觀察 | 無色溶液,大量固體在燒杯底部 | 無色溶液,大量固體在燒杯底部 |
Ⅱ | 取I中上層清液,向其中滴加鹽酸 | 無變化 | 無變化 |
Ⅲ | 取I中上層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 | 無變化 | 無變化 |
Ⅳ | 取I中上層清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 | 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 |
Ⅴ | 另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鹽酸 | 大量氣泡,溶液呈淺綠色 | 無氣泡,溶液呈黃色溶液 |
(3)通過上述實驗,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①取暖袋中無機鹽的成分是 。
②取暖袋發熱時,原料層中一定參加反應的物質是 。
(4)小明提出,氧氣是否參加了反應?請你幫小明設計一套裝置,裝置圖為 ,證明氧氣參加了反應。
【反思與評價】
(5)IV中的現象判定無機鹽未參加反應。他的結論是否合理,說明理由并解釋原因: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2018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 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 幾種常見的鹽 專項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NaCl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不溶于水 B.溶液呈中性
C.是食鹽的主要成分 D.可用于配制生理鹽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初三化學期初測試卷 題型:簡答題
請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儀器a、b的名稱:a ,b .
(2)用A裝置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為 ,應選用的收集裝置為 (填裝置編號).用B裝置制取CO2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如圖F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裝置.實驗時,打開分夜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氣約10秒,引燃鐵絲下端火柴桿,伸入塑料瓶內,并對準玻璃管口正上方,觀察到的現象是:
鐵絲劇烈燃燒, .
改進后的優點是 (填序號).
①氧氣無需提前制備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②塑料瓶代替集氣瓶,防止集氣瓶炸裂,更安全
③裝置集氧氣的制取、干燥和性質驗證于一體,實驗更優化
(4)某興趣小組同學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到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內,木條復燃,拿出木條,蓋好集氣瓶.過一會兒,再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木條仍然復燃.重復以上操作,直到木條不再復燃.據此現象 你能得到的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初三化學期初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以增強水的導電性
B. 與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得到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 該實驗中所得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約為2:1
D. 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初三化學期初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木炭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B. 鐵絲在空氣中燃燒劇烈,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C.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放出熱量
D. 銅綠加熱,綠色粉末逐漸變成黑色,試管口有水珠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化學復習測試:酸、堿、鹽的綜合專項訓練 題型:填空題
下列A~E五種物質由氫、碳、氧、鈉、鈣5種元素中的2種或3種組成。
(1)A在工業上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A的俗稱是________。
(2)B、C兩種物質的組成元素相同,且B能發生分解反應生成C,B的化學式為________。
(3)D是常用的干燥劑,將D加入到E的飽和溶液中,溶液變渾濁,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4)將A、E兩種溶液混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液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出現氣泡,該濾液中的溶質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化學復習測試:酸、堿、鹽的綜合專項訓練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當膠頭滴管中的液體滴入到錐形瓶中時,會引起氣球膨脹的是( )
錐形瓶 | 膠頭滴管 | |
A | MnO2 | H2O2 |
B | Zn | 稀H2SO4 |
C | H2O | 濃H2SO4 |
D | HCl氣體 | 石灰水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1) 請用化學用語表示或寫出符號的意義:
①2個氫原子_______;②5個硫酸根離子__________;③3H2O__________;
④氧化鎂中鎂元素為+2價______;⑤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 化學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金屬與氧氣、鹽酸、稀硫酸的反應 專題復習檢驗題 含答案 題型:單選題
托盤天平左、右兩邊各放一只質量相等的燒杯,在兩只燒杯中加入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此時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左盤燒杯中加入5g鋅粒,在右盤燒杯中加入5g鐵粉,充分反應后,兩燒杯底部均有固體剩余,則此時天平( )
A. 偏向左邊 B. 偏向右邊 C. 仍然平衡 D. 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