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A、B、C、D四種物質放在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并測得反應物和產物在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物質 | A | B | C | D |
反應前的質量/g | 19.7 | 8.7 | 21.6 | 0.4 |
反應后的質量/g | 待測 | 19.4 | 0 | 3.6 |
A. 物質C一定是化合物,物質D可能是單質
B. 反應后密閉容器中A的質量為14g
C. 反應中,物質B和物質D質量比為87:36
D. 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四平市伊通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用鋁絲、潔凈的銅絲、稀鹽酸、AgNO3溶液,驗證Al、Cu Ag的活動性順序。
(1)把打磨過的鋁絲和潔凈的銅絲分別浸入稀鹽酸中,觀察到鋁絲表面有氣泡產生,銅絲表面無明顯現象,由此判斷出Al和Cu的活動性強弱順序為_____>(H)>____;發生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 ;鋁絲使用前需用砂紙打磨的原因是___;
(2)為了達到實驗目的,除(1)中實驗外,還需要進行的實驗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8屆九年級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根據如表回答問題
溫度(℃) | 20 | 4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 (g/100g水) | NaCl | 36.0 | 36.6 | 37.0 | 37.3 | 38.4 |
NH4Cl | 37.2 | 45.8 | 50.4 | 55.2 | 65.6 | |
KNO3 | 31.6 | 63.9 | 85.5 | 110 | 169 |
(1)4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______ g
(2)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經過如下操作,A經恒溫蒸發得到B,B經降溫至200C得到C,過濾后得到102gKNO3固體。流程如下圖所示。
①A溶液為________(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②對以下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_________(選填編號)
a.A到B的過程中,溶質質量沒有改變 b.B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69:100
c.A溶液的質量等于222g d.開始析出KNO3固體的溫度在60℃至80℃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8屆九年級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由化學性質決定的是
A. 用石墨作電極 B. 用金剛石作玻璃刀的刀頭
C. 糧食釀酒 D. 用鐵鍋炒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大佘太學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某元素R的氧化物R2O3中R的質量分數為70%,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已知R原子的中子數為30,則R原子的質子數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大佘太學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能鑒別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瓶氣體的方法是( )
A. 聞氣味 B. 觀察顏色 C. 分別插入燃著的小木條 D. 分別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課外小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對其性質進行研究。A中盛有大理石,注射器中裝有足量的稀鹽酸,B中盛有濃硫酸(可吸收水蒸氣),C中①、④為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的棉球,②、③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1)檢查裝置氣密性:打開a, 用手捂住A瓶外壁,若觀察到B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A_____(填“漏氣”或“不漏氣”)。
(2)C中能說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且能與水反應的現象是_______,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沛縣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三;瘜W試卷 題型:計算題
某化工廠的廢水中含有亞硫酸鈉(Na2SO3),若直接排放會造成污染;瘜W興趣小組對該廠的廢水處理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實驗方案:
(提示:Na2SO3 + CaC12 = CaSO3↓ + 2NaCl;CaC12不與廢水中的其它雜質反應)
(1)氯化鈣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__。 (2)反應生成亞硫酸鈣沉淀的質量為______g。
(3)求廢水中亞硫酸鈉的質量分數______(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