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所用方法不正確的是( )
選項 | 物質 | 雜質 | 除去雜質的方法 |
A | NaCl | 泥沙 | 加入水溶解,過濾,蒸發 |
B | O2 | 水蒸氣 | 通過足量的濃硫酸 |
C | NaOH溶液 | Na2CO3溶液 | 滴入足量的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體 |
D | H2 | HCl氣體 | 先通過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除去雜質的原則是所選試劑只與雜質反應,且不引入新的雜質。A、氯化鈉易溶于水,泥沙難溶于水,加入水溶解,過濾,蒸發可得到氯化鈉,正確;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氧氣中的水蒸氣,正確;C、Na2CO3+2HCl==2NaCl+H2O+CO2↑,引入雜質氯化鈉,錯誤;D、先通過NaOH溶液,可除去HCl氣體,再通過濃硫酸除去引入的水蒸氣,得到干燥、純凈的氫氣,正確。故選C。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常溫下既能與CO2反應,又能與CaO反應的是( )
A.鹽酸 B.水 C.NaCl D.NaOH
B 【解析】 常溫下,二氧化碳溶于水同時發生化合反應產生碳酸,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O2+H2O═H2CO3,水與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aO+H2O═Ca(OH)2,鹽酸、氯化鈉、氫氧化鈉雖然分別能與CO2、CaO反應,但需要條件,常溫下做不到既能與CO2反應,又能與CaO反應.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東莞市堂鎮六校2018屆考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下圖是硫酸銅溶液與鋅粒反應前后溶液中主要離子變化示意圖。
(1)鋅與硫酸銅溶液發生反應中變化的微觀粒子是____________。
(2)反應中過量的物質是__________(寫化學式)。
(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反應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
Zn與Cu2+ CuSO4 Zn+CuSO4=ZnSO4+Cu 有紅色固體析出 【解析】(1)減少的微粒是參加反應的微粒,增加的微粒是生成的微粒,由圖中信息可知,鋅與硫酸銅溶液發生反應中變化的微觀粒子是Zn與Cu2+; (2) 從圖中可知反應后仍然有銅離子,說明硫酸銅有剩余;化學式為:CuSO4;(3)鋅和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CuSO4=ZnSO4+Cu,反應現...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惠州市畢業生學業綜合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小敏對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廢液,進行溶質成分鑒定.取廢液上層清液50克,逐滴加入質量分數為26.5%的碳酸鈉溶液,出現氣泡,滴加至10克開始出現白色沉淀.繼續滴加至沉淀不再產生,過濾,測得沉淀的質量為5克,并繪制了圖象.
(1)滴加的溶液中溶質屬于_____(填“鹽”或“堿”).
(2)10克碳酸鈉溶液中含有的溶質質量是______克.
(3)圖中a點的數值是____________.
(4)廢液中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寫化學式).
(5)通過計算說明,圖象橫坐標中的b點表示的溶液的質量是多少克?(書寫過程)________
鹽 2.65 1.1 HCl CaCl2 30g 【解析】試題分析:1)滴加的碳酸鈉屬于鹽類。 2)10g碳酸鈉溶液中含溶質的質量為:10g╳26.5%=2.65g 3)圖中a點表示生成氣體的最大值。可利用二氧化碳與碳酸鈉在反應中的質量關系進行求解。解題過程為: 【解析】 設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為x 2HCl+Na2CO3= 2NaCl+H2O+CO2↑ 1...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惠州市畢業生學業綜合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下面觀點都是錯誤的,請用化學式或化學方程式在空格內寫出相應的否定例證。
錯 誤 觀 點 | 否 定 例 證 | |
① |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_______________ |
② | 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 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惠州市畢業生學業綜合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碳捕捉技術”是指通過一定的方法,將工業生產中產生的CO2分離出來進行儲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來“捕捉”CO2,過程如下圖所示(部分條件及物質未標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該方法的優點是沒有能耗
B. “反應、分離”中,分離物質的基本操作是蒸發、結晶
C. 整個過程中,只有一種物質可以循環利用
D. 該方法可減少碳排放
D 【解析】A、該反應在高溫爐中進行,是高耗能反應,故錯誤; B、“反應、分離”中,分離物質發生的是化學變化,故錯誤; C、反應中氧化該和氫氧化鈉都可以循環利用,故錯誤; D、該方法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惠州市畢業生學業綜合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一定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輪胎爆炸
B. 打開濃鹽酸瓶蓋,從瓶口涌出白霧
C. 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氣中后液面產生了一層白膜
D. 通常狀況下的氧氣通過低溫加壓變成了淡藍色液體
C 【解析】A、輪胎爆炸是由于輪胎中的氣體受熱膨脹,分子之間的間隙變大而引起的,發生的是物理變化,錯誤; B、打開濃鹽酸瓶蓋后,由于濃鹽酸具有強烈的揮發性,故打開瓶蓋后,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溶解在空氣中的水蒸氣中形成鹽酸小液滴,故有白霧現象出現,該變化是物理變化,錯誤; C、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氣中后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發生反應生成碳酸鈣,故液面產生了一層白膜,該變化中有新物質的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2018年初中畢業生學業綜合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酒精燈的火焰太小時,將燈芯撥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 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B. 提高可燃物的著火點
C. 增加空氣中氧氣含量
D. 增大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D 【解析】試題分析:燃燒需要同時具備的三個條件:物質有可燃性、溫度達可酒精燈的火焰太小時,將燈芯撥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燃物的著火點、與氧氣充分接觸;促進燃燒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提高氧氣的濃度。增大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綜合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請沿用科學家認識事物的方法認識“空氣”.
從分類角度:空氣屬于______ 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從微觀角度:用“”表示氫原子,“
”表示氧原子.
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
填名稱.
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分子數目比若空氣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計圖中可表示空氣微觀模型的是______ 填標號.
從變化角度:
已知:常溫下,氮氣沸點,氧氣沸點將燃著的木條置于盛滿液態空氣的燒杯口,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 該燒杯放置一段時間后,液態物質剩余約體積,其主要成分是______ .
從應用角度:利用空氣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圖所示.
Ⅰ中參加反應的單質甲為______ .
Ⅱ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
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反應Ⅲ______ 填“屬于”或“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從環保角度:下列保護空氣措施合理的有______ 填標號.
A.工廠通過加高煙囪直接排放廢氣
B.推廣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騎自行車等“低碳”出行方式.
混合物 氫分子 C 燃著的木條熄滅 液氧 氫氣 屬于 BC 【解析】空氣屬于混合物,空氣由多種物質混合而成,彼此之間沒有發生反應,各自保持固有的性質。用“”可表示的微粒是氫分子,氫分子屬于雙原子分子。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分子數目比,圖中可表示空氣微觀模型的是C,空氣中氧氣和氮氣體積比是1:4,其分子個數比是1:4。從變化角度:將燃著的木條置于盛滿液態空氣的燒杯口,觀察到的現象是燃...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