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4分)下圖為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
(1)200C時,A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 。
(2)20℃時,將25g A物質放入5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質量是 g。
(3)若將t10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到t20C時,則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
(4)要從A物質中混有少量B物質得到A用 方法。
【答案】(1)28.6% (2)70克 (3)C A B (4)冷卻熱飽和溶液
【解析】試題分析:(1)根據溶解度曲線,200C時,A的溶解度為40g,故A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40g/140g×100%=28.6%
(2)根據溶解度曲線,200C時,A的溶解度為40g,說明在100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溶解A的質量為40g,故50g水最多只能溶解20gA,將25g A物質放入5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質量是70克
(3)根據溶解度曲線,物質A、B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將t10C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到t20C時,都由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質量不變,即溶質質量分數也不變,所以只要比較它們在t10C 時的溶解度大小關系即可,在t10C 時:B的溶解度大于A,則溶質質量分數B也大于A ,而對于C而言,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故t10C升溫到t20C,由溶質析出,溶質質量分數減小,本在t10C時,物質C的溶解度就最小,溶質質量分數最小,故若將t10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到t20C時,則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小到大的順序是:C A B
(4) 根據溶解度曲線,物質A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變化較大,而物質B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變化不大,故要從A物質中混有少量B物質得到A用冷卻熱飽和溶液方法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了解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
(1) 空氣質量日報一般包括SO2、NO2、CO、可吸入顆粒、臭氧(O3)等,現新增粒徑小于等于2.5μm顆粒物,即通常所稱的PM2.5這一指標.
①人類時刻都離不開空氣,是因為空氣中的氧氣能_____________;
②除可吸入顆粒外,上述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與血紅蛋白結合使人中毒的是________,二氧化硫形成的環境問題是________;
③PM2.5第一來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燒排放,第二是機動車尾氣排放.下列措施不利于降低PM2.5的是_______.
A.使用煤炭發電 B.使用電動車 C.植樹造林 D.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2) 硫酸和鹽酸既是實驗室常用的試劑,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寫出用稀硫酸除去鐵銹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
②打開盛有濃鹽酸和濃硫酸試劑瓶的瓶蓋,立即就能把它們區分開來,這是因為:________;
而要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最好選擇一種試劑不能與鹽酸產生沉淀,能與硫酸產生沉淀,寫出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③將20g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稀釋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質量為______g。濃硫酸與水混合時的正確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3) 干粉滅火器中干粉的主要成分碳酸氫鈉,滅火時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一種能滅火的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化學方程式能正確表示所述內容的是
A. 鋁片加入到稀硫酸:Al+ H2SO4 = Al SO4 + H2↑
B. 氫氧化鈉變質:2NaOH + CO2 = Na2CO3 + H2O
C. 實驗室制備氧氣:2H2O 通電 2H2↑ + O2↑
D.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4Fe + 3O2 點燃 2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所有溶液都是均一、穩定、無色、透明的 B. 飽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的溶液
C. 不飽和溶液中所含溶質一定很少 D. 溶質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或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硅(Si)是太陽能電池和電腦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為SiO2)生產高純硅(Si)的流程圖如下(整個制備過程必須達到無水、無氧氣).
(提示:Si+3HClSiHCl3+H2↑)
根據以上信息判斷,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三氯硅烷(SiHCl3)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物質
B. 在H2和SiHCl3反應的過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爆炸
C. 以上生成高純硅的流程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只有HCl
D. Si+3HClSiHCl3+H2↑反應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裝置,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裝置圖中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選用的裝置組合是_____(填字母序號),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填字母序號)。制取二氧化碳時,用裝置C裝置優點__________,若要獲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發生裝置外,還應選用G裝置,并在該裝置中盛放________(填試劑的名稱); 若用G裝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氫氣,氫氣應從__________導管進。
(4)小王和小李兩位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制取二氧化碳并驗證其與氫氧化鈉能發生反應。
①小王先關閉b,打開a、c、d,使分液漏斗中的液體緩慢滴入,A中緩慢出現氣泡,B中沒有觀察到明顯現象,寫出B中發生反應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李認為若要證明NaOH與CO2發生了化學反應,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時觀察到C裝置中的石灰水變渾濁,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類推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以下類推結果中正確的是( )
A. 鋁與鹽酸反應生成AlCl3和H2,則金屬鐵與鹽酸反應生成FeCl3和H2
B. 置換反應一定有單質生成,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
C.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 燃燒一般都伴隨著發光、放熱現象,所以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就是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