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學習小組的同學欲探究固體混合物A的組成,其中可能含有Na2SO4、NaOH、 Ba(OH)2、BaCO3、MgCl2五種物質中的兩種或多種。實驗過程和出現的現象如圖所示:(設實驗過程中所有發生的反應均恰好完全反應)
根據上述實驗過程和發生的現象,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⑴氣體F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
⑵寫出步驟①中生成氣體B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溶液C和溶液G中,一定都存在的陰離子是______________(寫離子符號)。
⑷固體混合物A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質有___種。
NH3 BaCO3 + 2HCl = BaCl2 + H2O + CO2↑ Cl- 2 【解析】探究固體混合物A的組成,其中可能含有Na2SO4、NaOH、Ba(OH)2、BaCO3、MgCl2五種物質中的兩種或多種。混合物A中加入鹽酸有氣體生成,B是二氧化碳,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鋇,不可能含有硫酸鈉和氫氧化鋇,硫酸鈉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混合物A中加入水過濾有沉淀,沉淀是碳酸鋇,...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興市2018屆九年級3月階段性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屬于有機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A. 尼龍繩子 B. 塑料水杯 C. 純棉T裇 D. 籃球
C 【解析】A.尼龍是有機合成高分子材料,故A錯誤;B.塑料水杯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屬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B錯誤;C.純棉T裇是纖維素制成的,屬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不是有機合成材料,故C正確;D.籃球是用合成橡膠制成的,合成橡膠屬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D錯誤;答案為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中山市教育聯合體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3月聯考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小科看到媽媽炒的一盤紫色高麗菜(一種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來因為摻了醋變成了紅色,在洗盤子時遇到堿性洗滌劑變成黃綠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麗菜汁呈現在黃綠色的物質是( )
A、檸檬酸 B、雪碧 C、食鹽水 D、肥皂水
D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題意分析,可知紫色高麗菜汁遇酸性溶液(醋酸是酸性溶液)變紅,遇到堿性溶液(洗滌劑堿性)會變成黃綠色,所以要想使紫色高麗菜汁呈現黃綠色,則該物質應該顯堿性;而溶液的pH>7顯堿性,pH<7呈酸性,pH=7呈中性;再結合圖表可知:檸檬汁、雪碧pH<7顯酸性,食鹽水pH=7呈中性,只有肥皂水pH>7顯堿性。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2018年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兩個燒杯中裝有等質量的金屬鋅和鎂,然后分別逐漸加入同濃度的稀硫酸,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加入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圖反映出鎂比鋅的金屬活動性強
B.a點時,兩個燒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應
C.b點時,兩個燒杯中產生氫氣的質量相等
D.c點時,兩個燒杯中都有金屬剩余
D 【解析】 試題分析:A選項是錯誤的敘述,該圖不能反應金屬的活動性強弱;B選項是錯誤的敘述,a點盛金屬鋅的燒杯中酸有剩余;C選項是錯誤的敘述,b點時金屬鋅產生的氫氣少;D選項c點時,兩個燒杯中都有金屬剩余,是正確的敘述;故答案選擇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2018年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分子和原子兩種微觀粒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相同原子可能構成不同的分子 B. 物質只能由分子構成
C. 分子質量一定大于原子質量 D. 化學變化中分子數目一定變
A 【解析】A. 相同原子可能構成不同的分子,如:一個氧原子與一個碳原子構成一個一氧化碳分子,而兩個氧原子與一個碳原子構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正確;B. 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錯誤;C. 分子質量不一定大于原子質量,如:氫分子質量小于鐵原子質量,錯誤;D. 化學變化中分子數目可能增多、可能減少、可能不變,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南市2018屆九年級4月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化學晚會上,某同學表演了一個化學小魔術“空瓶生煙”,兩瓶分別盛有氯化氫氣體和氨氣,當兩種氣體相結合,會看到瓶中充滿濃濃的白煙。下圖為該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該反應的生成物是一種氮肥
B. 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1:2
C. 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D. 化學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種類都沒有改變
A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A、該反應的生成物是一種氮肥,氯化氫氣體和氨氣反應生成氯化銨,氯化銨屬于氮肥,故A正確;B、HCl+NH3 =NH4Cl,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1:1,故B錯誤;C、該反應兩種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故C錯誤;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都沒有改變,分子的種類和個數都可能改變,故D錯誤。 點睛∶化學變化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東營市2018屆九年級下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圖中鐵架臺等儀器均已略去).先在試管Ⅱ中加入試劑乙,然后在試管Ⅰ中加入試劑甲,立即塞緊橡皮塞,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試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實驗現象的一組試劑是
A. 甲:NaHCO3、稀HCl乙:NaOH
B. 甲:Al、稀H2SO4乙:Ba(NO3)2溶液
C. 甲:MgO、稀鹽酸乙:AgNO3
D. 甲:Cu、稀H2SO4乙:BaCl2溶液
B 【解析】試題分析:甲中的鋁和硫酸反應產生氫氣,管內氣壓變大,將硫酸壓入乙中,硫酸和硝酸鋇發生反應,產生白色的硫酸鋇沉淀。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東營市2018屆九年級下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小明為探究金屬與鹽的反應,將一定質量的某種金屬M的粉末放入AgNO3與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發現,溶液呈現無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體粉末;過濾后在濾渣和濾液中分別加入適量稀鹽酸,濾渣中有無色氣體產生,濾液中無沉淀產生.結合實際現象判斷,小明得出的以下結論錯誤的是( )
A. 濾液中一定沒有銀離子 B. 濾渣中一定含有金屬單質M
C. 濾渣中一定含有單質銅 D. 加入的金屬M可能是單質鐵
D 【解析】將金屬M放入AgNO3與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溶液呈現無色,說明Cu(NO3)2已經完全反應,則AgNO3一定也完全反應,則置換出的金屬是Ag和Cu,由于這兩種金屬與稀鹽酸都不反應,根據“濾渣中加入適量稀鹽酸,有無色氣體產生”可知,濾渣中一定有剩余的金屬M,且M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了氫氣.根據“濾液中加入適量稀鹽酸,無沉淀產生”進一步確定,濾液中沒有銀離子.由于Fe...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貴州省遵義市畢業生學業(升學)統一考試化學模擬試卷卷(5) 題型:單選題
與圖示微觀變化的化學反應類型相同的是:
A.2NaOH+H2SO4=Na2SO4+2H2O
B.Fe+H2SO4=FeSO4+H2↑
C.2NaHCO3 △ Na2CO3+CO2↑+H2O
D.SO3 +H2O=H2SO4
D 【解析】由于反應物的分子種類與生成物的種類特點可判斷該微觀結構的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在四個選項中只有D選項的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是化合反應,其它選項均不符合該特征. 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