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圖中標號①的儀器名稱為_____;②的儀器名稱為_____。
(2)用裝置A制取氧氣,則A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若利用D裝置排空氣收集氧氣時,氣體應從_____端進入(選填“b”或“c”);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裝置C相對于裝置B的優(yōu)點_____。
(4)要證明CO2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你認為用_____(選填“E”或“F”)裝置,操作方法效果更好。
【答案】鐵架臺 長頸漏斗 c CaCO3+2HCl=CaCl2+H2O+CO2↑ 能夠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 E
【解析】
(1)根據(jù)實驗室常用儀器的名稱和用途進行分析解答;
(2)裝置A中有酒精燈和棉花,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3)根據(jù)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裝置的特點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jù)實驗時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解答。
(1)①的儀器名稱為鐵架臺;②的儀器名稱為長頸漏斗;
(2)裝置A中有酒精燈和棉花,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化學方程式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要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若利用D裝置排空氣收集氧氣時,氣體應從c端進入;
(3)實驗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裝置C相對于裝置B的優(yōu)點能夠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
(4)要驗證CO2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用E裝置實驗操作方法效果更好,因為這樣會使二氧化碳先沿燒杯壁進入燒杯的底部。
故答案為:
(1)鐵架臺 長頸漏斗;(2) c;(3)CaCO3+2HCl=CaCl2+H2O+CO2↑ 能夠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4)E。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確定Cu2(OH)2CO3、CuO、Cu混合粉末中各組分的質量分數(shù),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下面兩個步驟的實驗,每個步驟中均準確稱量反應前后裝置內固體的質量,已知:Cu2(OH)2CO3受熱分解為CuO、CO2和H2O,實驗中操作無誤,所有反應均充分進行。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根據(jù)步驟一反應前后的固體質量,可求得樣品中Cu2(OH)2CO3的質量分數(shù)
B. 若步驟二反應后的固體中含有少量水,則測得樣品中Cu的質量分數(shù)會偏小
C. 若步驟二中將H2換為O2,也能達到實驗目的
D. 若步驟二改為將步驟一所得固體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后,進行過濾、洗滌、干燥,也能達到實驗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上采用離子交換膜電解槽電解飽和食鹽水,可得到高濃度的燒堿溶液(含NaOH 35%~48%),某興趣小組欲驗證一化工廠生產(chǎn)的NaOH溶液是否達到了高濃度標準,進行了如下操作,請你參與計算:
(1)用37%的濃鹽酸配制200g7.3%的鹽酸,需要加水(密度為1gmL﹣1)_____mL.(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2)采集該化工廠電解槽中的NaOH溶液20g,向其中滴入所配制的鹽酸,當溶液的pH=7時,消耗鹽酸100g,判斷電解槽中NaOH溶液是否達到高濃度標準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都屬于____ (填易溶、 可溶、微溶或難溶)物質。
(2)20℃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_________(化成最簡整數(shù)比)。
(3)要使乙從其飽和溶液中析出,可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
(4)40℃時,向等質量的水中分別加入甲、乙兩物質至剛好形成飽和溶液時,兩種溶液的質量大小關系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家研究出碳化鉬(Mo2C)負載金原子組成的高效催化體系,使水煤氣中的CO和H2O在120℃下發(fā)生反應,反應微觀模型如下圖所示。
(1)反應微觀模型中,除鉬外還有______種元素,有_______種單質分子。
(2)該反應過程中:
①構成催化劑的各原子_______(填“有”或“沒有”)變化。
②金原子對______(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③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馬英同學取某地石灰石樣品12g進行測定實驗,現(xiàn)將100g稀鹽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樣品中(雜質不溶于水也不參與反應),充分反應后測得生成氣體的總質量如表所示: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生成氣體的總質量/g | 1.1 | 2.2 | m | 4.4 | 4.4 |
試求:
(1)m的值為_____g。
(2)12g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_____?
(3)所用稀鹽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_____?
(4)反應完全后最終溶液中氯化鈣的質量分數(shù)_____?(結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每天吃大米飯時,你想過雜交水稻被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嗎,而一提到它,人們會想到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的袁隆平嗎?最古老的大米消費證據(jù)是從中國湖南省道縣的巖窯洞玉蟬巖洞中找到的四粒大米,與該遺址有關的一些學者認為,這些谷物似乎代表了早期的馴化形式,這可能說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培育水稻的國家。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并填寫下列空白。
(1)為什么東北大米好吃?主要三大原因:品種、水土、氣候。就東北的氣候看,種植水稻時,需要施用的化肥是___(填寫化肥的種類),這種化肥的作用是增強作物的___能力。
(2)把水稻去殼,就制成了大米,大米中含有的營養(yǎng)素﹣糖類在人體中的作用是:在人體內經(jīng)氧化放出能量,為___提供能量。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化學式為___;食物中的淀粉在人體內經(jīng)___作用,與水發(fā)生一系列反應,最終變成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實驗室常用下圖所示的裝置制取氣體和氣體性質的驗證,請回答:
(1)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___。
(2)圖示裝置中有明顯錯誤的裝置是______________(填序號)。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可選取的收集裝置是_______(填序號),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學利用石灰石和鹽酸通過裝置B、F來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過程中觀察到F中有氣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未變渾濁,試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閱讀資料并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重鉻酸銨為桔黃色粉末,加熱至180℃時可分解得到氮氣;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常溫下很難跟其他物質發(fā)生反應。但有高溫或點燃條件下可與某些物質反應,如:鎂能夠在氮氣中燃燒。
(1)利用上述儀器和重鉻酸銨在實驗室制取少量氮氣,其發(fā)生裝置應選擇的儀器有______(填序號),還必須補充的一種儀器是____。若用上述裝置制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
(2)根據(jù)已有知識,收集氮氣只能用排水法的理由是____。該小組欲進行鎂在氮氣中的燃燒實驗,現(xiàn)收集一瓶含水約1/5體積的氮氣,該如何操作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