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干燥劑的主要成份是生石灰(CaO),吸收水分后生成氫氧化鈣Ca(OH)2,據此寫出化學方程式;
(2)霧霾是由可吸入顆粒物(PM2.5)引起的;
(3)根據磷肥的特點解答;
(4)(1)①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結合高鐵酸鈉的化學式進行解答即可.
②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據此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推斷生成物X的化學式.
(2)過氧化鈉與車廂里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碳酸鈉和氧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即可.
(5)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解答.
(6)根據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根據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的排布情況可知其電子層數,由最外層電子數判定其得失電子的情況;根據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斷.
解答 解:
(1)生石灰能與水化合生成氫氧化鈣,所以可作干燥劑,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
(2)霧霾是由可吸入顆粒物(PM2.5)引起的,故選D.
(3)磷肥是含有磷元素的化合物,
A.KNO3 是復合肥;
B.CO(NH2)2 是氮肥;
C.Ca(H2PO4)2 是磷肥;
(4)(1)①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2+x+(-2)×4=0,則x=+6價.
②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2O3+3NaNO3+4NaOH═2Na2FeO4+3NaNO2+2X,反應前鐵、氧、鈉、氮、氫原子個數分別為2、16、7、3、4,反應后的生成物中鐵、氧、鈉、氮、氫原子個數分別為2、14、7、3、0,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則2X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和4個氫原子,則每個X分子由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構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H2O.
(2)過氧化鈉與車廂里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碳酸鈉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
(5)設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xOy,由題意,該物質中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16,則14x:16y=7:16,x:y=1:2,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O2.
(6)依據溴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圓圈內的數字為質子數是2+8+18+7=35,最外層電子數為7,大于4個,所以易在化學反應中得到電子,從而趨向于達到相對穩定結構;氯和溴兩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上下關系,二者屬于同一族.
答案:
(1)CaO+H2O=Ca(OH)2;
(2)D;
(3)C;
(4)+6;H2O;2Na2O2+2CO2=2Na2CO3+CO2;
(5)NO2;
(6)35; 得到;族.
點評 能源緊缺、環境污染等是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我們應利用所學改善我們的生活.掌握利用化合價的原則計算指定元素的化合價的方法、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守恒來確定物質的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即可正確解答此類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物質 | 苯 | 氧氣 | 二氧化碳 | 水 | X |
反應前質量/g | 3.9 | 9.6 | 0 | 0 | 0 |
反應后質量/g | 0 | 0 | 6.6 | 2.7 | m |
A. | 表中 m 的值為 13.5 | B. | 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 ||
C. | 物質 X 可能含有氫元素 | D. | 物質 X 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