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下列操作方法能達到目的的是( )
選項 | 物質(雜質) | 操作方法 |
A | CO2(H2O) | 將氣體通過盛有氫氧化鈉的干燥管 |
B | Cu(CuO) | 通入足量氧氣并加熱 |
C | Na2SO4(Na2CO3) | 加鹽酸至恰好不再產生氣泡為止 |
D | FeCl2(CuCl2) | 加入足量鐵屑,充分反應后過濾 |
D
解析試題分析:物質的除雜有2個原則:1、假如的物質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雜質,2、在除雜過程中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方法既可以物理手段也可以采用化學方法,A、CO2(H2O),將氣體通過盛有氫氧化鈉的干燥管,由于二氧化碳也會和氫氧化鈉反應,所以錯誤,B、銅在加熱的時候會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固體氧化銅,是除去了銅,所以錯誤。C、Na2SO4(Na2CO3),加鹽酸,確實鹽酸會與Na2CO3,方程式:2HCl + Na2CO3 =" 2NaCl" + CO2↑+ H2O,但生成了新的雜質NaCl,所以也不行,D、FeCl2(CuCl2),加入足量鐵屑,Fe會跟CuCl2反應,是將CuCl2除去了,故選D
考點:物質的除雜和分離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化學的任務之一就是對物質進行鑒別。下列鑒別不合理的是
A.氯化鉀溶液和蒸餾水:各取一滴于毛玻片,加熱蒸干,有白色痕跡的是前者 |
B.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各取少量于試管,滴加酚酞,不變色的是前者 |
C.稀鹽酸和稀硫酸:各取少量于試管,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的是后者 |
D.氫氣和甲烷:分別點燃,罩上內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燒杯,出現渾濁的是后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除雜方案中(括號中物質是除去雜質所用試劑和方法),正確的是
A.N2中混有O 2(通過紅熱的木炭) |
B.燒堿中混有純堿(加適量稀鹽酸、蒸發) |
C.HCl溶液中混有H2SO4(加適量的硝酸鋇溶液并過濾) |
D.CaO中混有CaCO3(高溫煅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鑒別O2、CO、CO2三種氣體,可行簡便的方法是( )
A.將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 | B.將氣體分別通入石蕊試液 |
C.試驗三種氣體在水中溶解性 | D.用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瓶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區分下列物質的方法不能達到目的是( )
A.用酚酞試液區分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 |
B.用灼燒聞氣味的方法來區分天然纖維與合成纖維 |
C.用磁鐵吸引來區分鐵絲和鋁絲 |
D.用熟石灰來區分氮肥和鉀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質中所含少量雜質的方法,其中錯誤的是( )
A.物質:CO2;所含雜質:O2;除去雜質的方法:通過灼熱的銅網 |
B.物質:KOH溶液;所含雜質:K2CO3;除去雜質的方法:加入足量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 |
C.物質:NaCl;所含雜質:CaCO3;除去雜質的方法:溶解、過濾、蒸發 |
D.物質:H2;所含雜質:H2O;除去雜質的方法:通過濃H2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方法無法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pH試紙鑒別蒸餾水和稀硫酸 |
B.用燃著的木條鑒別氧氣與二氧化碳 |
C.用水鑒別碳酸鈣和食鹽 |
D.用無色酚酞試液鑒別石灰水和碳酸鈉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是雜質),其中方法正確的是( )
選項 | 物質 | 除去雜質的方法 |
A | Cu粉(Zn粉) | 加入過量稀鹽酸,攪拌、過濾、洗滌、干燥 |
B | CaO粉末(CaCO3粉末) | 加入過量水、攪拌、過濾、洗滌、干燥 |
C | FeCl3溶液(CuCl2溶液) | 加入過量的鋅粉,過濾 |
D | NaCl溶液(Na2SO4溶液) | 加入過量BaCL2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