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裝置和反應原理來選擇發生裝置,根據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來決定收集方法;
(2)根據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裝置和反應原理、排水法收集氧氣的注意事項解答.
解答 解:(1)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是用稀鹽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反應來制取.其反應原理是CaCO3+2HCl=CaCl2+CO2↑+H2O;啟普發生器可控制反應速率使氣流產生的平穩;
(2)實驗室選用A裝置制取氧氣,試管口無棉花,適合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裝置;反應原理 2KClO3 $\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排水法收集氧氣,收集氣體前先加熱,排凈導管內的空氣,當導管口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將導管移入集氣瓶口收集,當瓶口有大量氣泡冒出時,則集氣瓶已滿;
故答案為:(1)CaCO3+2HCl═CaCl2+H2O+CO2↑、C;
(2)2KClO3 $\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F、瓶口有大量氣泡冒出.
點評 熟練掌握兩套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并能夠根據反應條件和原理來選擇發生裝置,并會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來選擇合適的收集、驗滿等方法及裝置,并且熟記化學方程式.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酸性 | B. | 堿性 | C. | 中性 | D. | 無法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 |
B. | 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最高 | |
C. | 溫室效應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 |
D. | 自然界雨、雪、冰、霜的形成是化學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t1℃時,甲的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5 | |
B. | t2℃時,甲、乙的兩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 |
C. | 若乙物質中混有少量甲物質,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乙 | |
D. | t1℃時,將20 g甲投入50 g水中,充分攪拌后得到60 g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取xgA和xgB反應,生成C和D的質量總和不一定是2xg | |
B. | 化學計量數a與b之和一定等于c與d之和 | |
C. | 反應物A和B的質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質量比 | |
D. | 若A和C都是鹽,則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