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是實現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請回答以下有關化學實驗的問題:
(1)過氧化鈉(Na2O2)是一種淡黃色粉末,在通常情況下能分別與CO2、H2O、HCl發生反應,生成O2。為了驗證CO2和Na2O2反應生成的氣體是O2,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
①用A裝置制得的CO2中;煊蠬2O和HCl氣體,設置B、C裝置的目的是凈化CO2。其中B裝置的作用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C裝置瓶內的液體是___________。
②E裝置中氫氧化鈉的作用是吸收沒有反應的CO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③如何驗證CO2和Na2O2反應生成的氣體是O2?___________。
(2)化學小組的同學在收集滿CO2的集氣瓶中放入燃燒的鈉,鈉繼續燃燒,充分反應后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種白色固體。
【作出猜想】白色固體的成分可能為:①氧化鈉;②碳酸鈉;③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物;④氫氧化鈉;⑤碳酸氫鈉。
請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
【查閱資料】氧化鈉為白色粉末,能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
【實驗探究】取少量白色固體溶于水,將溶液分成兩份,一份加入酚酞溶液,溶液變紅;另一份先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過濾,向濾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無明顯現象。
【得出結論】白色固體的成分為______(填化學式)。鈉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3)稱取12.5 g石灰石放入燒杯中,向其中加入50 g稀鹽酸,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反應結束后稱量燒杯中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58.1 g。試計算石灰石中雜質的質量分數_________。
NaHCO3+HClNaCl+CO2↑+H2O 濃硫酸 2NaOH+CO2Na2CO3+H2O 將帶火星的木條靠近裝置E中的導氣管出口。 ④和⑤不合理,反應物中不含有氫元素。 Na2CO3 4Na+3CO22Na2CO3+C 20%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1)過氧化鈉(Na2O2)是一種淡黃色粉末,在通常情況下能分別與CO2、H2O、HCl發生反應,生成O2。①用A裝置制得的C...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7年5月14日,“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沿著絲綢之路,中國的茶葉被傳播到世界各地。綠茶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質具有解毒和抗輻射作用,茶多酚的化學式為C15H12O7,有吸水性,在堿性條件下易被氧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茶多酚屬于有機物
B. 茶多酚由15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7個氧原子構成
C. 茶多酚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
D. 茶葉不能在潮濕、堿性環境中貯存
B 【解析】A. 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稱為有機物,茶多酚屬于有機物,正確;B. 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為一個分子中原子的個數,一個茶多酚分子由15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7個氧原子構成,錯誤;C. ,茶多酚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正確;D. 茶多酚的化學式為C15H12O7,有吸水性,在堿性條件下易被氧化。茶葉不能在潮濕、堿性環境中貯存,正確。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A. 檢查氣密性 B. 稀釋濃硫酸 C. 測定溶液pH D. 過濾
C 【解析】試題分析:檢查氣密性時要注意“一浸、二握、三看”,A正確;稀釋濃硫酸是要將濃硫酸不斷的注入水中并不斷的攪拌,B正確;測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將PH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進行對照,C錯誤;過濾時要用玻璃棒引流,D正確。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 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化合物
B. 中和反應一定有鹽和水生成,所以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 堿溶液一定能使酚酞試劑變紅,能使酚酞試劑變紅的一定是堿溶液
D. 分子、原子都是不帶電的粒子,但是不帶電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D 【解析】A、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錯誤;B、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CO2+2NaOH═Na2CO3+H2O,錯誤;C、堿溶液一定能使酚酞試劑變紅,能使酚酞試劑變紅的不一定是堿溶液,如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試劑變紅,是鹽溶液,錯誤;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帶電的粒子,但是不帶電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來列客觀事實對應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選項 | 客觀事實 | 微觀解釋 |
A | 電解水得到氫氣 | 水中有氫分子 |
B | 聞到濃氨水的特殊氣味 | 分子在不停運動 |
C | 一滴水中有1.67×1021個水分子 | 分子的體積很小 |
D | 金剛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電解水得到氫氣 ,說明水中有氫元素,錯誤;B、聞到濃氨水的特殊氣味 ,說明分子在不停運動;正確;C、一滴水中有1.67×1021個水分子,說明分子的體積很小,正確;D、金剛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因為二者的組成元素相同,但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導致性質不同,正確。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化學模擬試卷 題型:推斷題
如圖所示,A~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是紫紅色金屬,B、E常溫下均是氣體,E、F都能用于滅火,C是人體胃液中含有的酸。圖中“—”表示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的轉化關系。請回答:
(1)A的一種用途是______________。
(2)B、E的化學式分別為______、______。
(3)D→A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制作導線等 H2、 CO2 Fe+CuCl2FeCl2+Cu(合理即可)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A是紫紅色金屬,A是銅,B、E常溫下均是氣體,E、F都能用于滅火,E是二氧化碳,B是氫氣,C是人體胃液中含有的酸,C是鹽酸,D是氯化銅。(1)A的一種用途是制作導線等,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2)B、E的化學式分別H2、CO2。(3)D→A的化學方程式為. Fe+CuCl2=FeCl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化學模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象分別與選項中的操作相對應,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分別向5 g鎂粉和鋁粉中滴加稀硫酸
B. 分別向相同質量和濃度的氯化銅和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
C. 向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 向氯化鈣和鹽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
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A、鎂比鋁活潑,分別向5 g鎂粉和鋁粉中滴加稀硫酸,鎂與酸反應較快,等質量的鎂粉和鋁粉與足量的酸反應,鋁粉產生的氫氣多,故A正確;B、分別向相同質量和濃度的氯化銅和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Ba﹙OH﹚2+CuSO4 =Cu﹙OH﹚2↓+BaSO4↓,Ba﹙OH﹚2+CuCl2=Cu﹙OH﹚2↓+BaCl2,故B正確;C、向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溶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二診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現有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400.0g,向其中加入鐵粉,攪拌使之充分反應,已知鐵粉先與Fe2(SO4)3溶液發生反應,反應為:Fe2(SO4)3+Fe=3FeSO4,如圖為加入鐵粉的質量與燒杯中剩余固體質量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a~b段溶液中有2種溶質
B. m=6.4
C. 取c點固體加入足量稀鹽酸,固體全部溶解
D. 原溶液中的Fe2(SO4)3質量分數為10.0%
C 【解析】通過分析圖象可知,0~a是鐵與硫酸鐵反應,參加反應的鐵的質量為5.6g,a~b是鐵和硫酸銅反應,參加反應的鐵的質量5.6g,所以 Fe2(SO4)3+Fe=3FeSO4 400 56 456 40g 5.6g 45.6g CuSO4+Fe=FeSO4+Cu 16056 1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向等質量的氧化鈣、氫氧化鈣中分別加入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至過量
B.向一定質量氯化亞鐵和氯化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鎂粉至過量
C.向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純堿溶液至過量
D.向等質量的鎂、鋁中分別加入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至過童
D 【解析】A、氧化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氫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利用化學方程式,根據反應的質量比可知等質量的氧化鈣和氫氧化鈣分別和稀硫酸反應,氧化鈣消耗的鹽酸的量更多,正確;B、鎂先與氯化亞鐵反應生成鐵和氯化鎂導致溶液的質量減少,鎂將氯化亞鐵中的鐵完全置換出來后再與氯化鋁反應生成鋁和氯化鎂,溶液的質量會增加,完全反應后溶液的質量保持不變,正確;C、碳酸鈉先與稀鹽酸反應生...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