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下列實驗操作能得出相應結論的是
A. 通過圖1探究實驗,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鋁﹥鐵﹥銅
B. 通過圖2探究實驗,鐵生銹的條件:需要氧氣和水共同作用
C. 通過圖3探究實驗,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速率
D. 通過圖4探究實驗,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
A 【解析】A. 通過圖1探究實驗,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鋁﹥鐵﹥銅,正確;B. 通過圖2探究實驗,得出的結論是鐵只與水接觸不生銹,只與空氣接觸不生銹,錯誤;C. 做對比實驗,必須控制變量,圖3中兩個實驗所用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必須相同,錯誤;D. 通過圖4探究實驗知道,可燃物燃燒必須溫度達到著火點,錯誤。故選A。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江陰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操作中某物質質量變化關系的是
A.將生銹鐵釘放入過量的稀鹽酸
B.將一定質量的紅磷放在盛有氧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
C.將等質量的鎂和鋁分別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D.向氫氧化鈉和氯化鋇的混合溶液中滴加過量的稀硫酸
A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具體的反應分析。 A、將生銹的鐵釘放入過量的稀鹽酸中,先是外層的鐵銹(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故開始無氣體產生;接著是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且隨反應的進行,氣體的量不斷增大,直至鐵完全反應不再改變,正確; B、將一定質量的紅磷放在盛有氧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質量=磷的質量+氧氣的質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江津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六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侯德榜先生是我國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他發明的“侯氏制堿法”結束了我國長期依賴外國進口純堿的歷史,在人類化學工業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侯氏制堿法”的基礎原料是二氧化碳、氨氣和飽和食鹽水,反應的原理如下:Ⅰ. NaCl + H2O +NH3+ CO2=NaHCO3↓+X(由于該反應中生成的NaHCO3過多,而水又溶解不完,所以NaHCO3會首先以固體沉淀物的形式從水中結晶析出);Ⅱ. 2NaHCO3△Na2CO3+H2O+CO2↑
(1)實驗室制CO2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Ⅰ中的X是一種氮肥,X與熟石灰混合、研磨,能聞到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則X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
(3)反應Ⅱ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侯氏制堿法”的反應原理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H2O+CO2↑; NH4Cl; 分解反應; H2O和CO2 【解析】(1)實驗室常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2)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反應前有3個氧原子、1個碳原子、 4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1個氯原子、1個鈉原子,反應后有1個碳原子、 1個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江津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六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人時刻離不開空氣,空氣中性質不活潑且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
A. 氧氣 B. 氮氣 C. 稀有氣體 D. 二氧化碳
B 【解析】A. 氧氣占空氣體積的21%,化學性質活潑; B. 氮氣占空氣體積的78%,化學性質穩定; C. 稀有氣體 占空氣的0.94%,化學性質穩定;D、二氧化碳占0.03% 常溫下化學性質比較穩定。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州市白云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醋酸鎳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以含鎳廢料(含硫化鎳、氧化鋁等)為原料,制取醋酸鎳。
(1)醋酸鎳屬于___________(填字母)
A.單質 B.酸 C.混合物 D.鹽
(2)將粉碎的含鎳廢料酸浸時要不斷攪拌,粉碎和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硫酸和氧化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98t 10%的硫酸能和________________t 氧化鋁完全反應。
(4)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在不同溫度下對含鎳廢料進行酸浸。酸浸出率隨時間變化如下表:
實驗編號 | 溫度℃ | 時間min | 浸出率% |
a | 50 | 90 | 85 |
b | 50 | 120 | X |
c | 70 | 90 | 88 |
d | 70 | 120 | 91 |
①表中X的值最有可能的數值是___________(填字母,單選題)
A.84 B.87 C.92 D.93
②實驗a和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③表中酸浸的最佳溫度與時間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min。
D 使反應更充分 Al2O3+3H2SO4=Al2(SO4)3+3H2O 3.4 B 比較反應時間相同時,不同溫度對浸出率的影響 70 120 【解析】(1)醋酸鎳由鎳離子、醋酸根離子構成,屬于鹽。(2)粉碎和攪拌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3)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設98t 10%的硫酸能和質量為x的氧化鋁完全反應。 Al2O3 + 3H2SO...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州市白云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方案設計合理的是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A | 除去氨氣中的水蒸氣 | 通入堿石灰(主要成分:生石灰與氫氧化鈉) |
B | 檢驗二氧化碳氣體 |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
C | 除去鐵粉中少量的銅粉 | 加入足量的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 |
D | 除去氯化鉀溶液中的鹽酸 | 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攪拌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堿石灰具有吸水性,不與氨氣反應,符合題意;B、檢驗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不符合題意;C、鐵粉能與稀鹽酸反應,銅粉與稀鹽酸不反應,無法除去銅粉,能把鐵粉除去,不符合題意;D、NaOH + HCl== NaCl + H2O,引入新的雜質氯化鈉,不符合題意。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州市白云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pH=0的溶液不顯中性、酸性和堿性 B. pH=7的溶液顯中性,鹽溶液都顯中性
C. 溶液的pH由5變成2,其酸性減弱 D. 被酸雨酸化的土壤,用熟石灰中和
D 【解析】A. pH=0的溶液顯酸性,錯誤;B. pH=7的溶液顯中性,鹽溶液不一定都顯中性,錯誤;C. 溶液的pH由5變成2,其酸性增強,錯誤;D. 被酸雨酸化的土壤顯酸性,用熟石灰中和,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廈門市2017屆九年級全市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四個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 | B.向一定量的稀鹽酸中加入大理石 | C.一定量的稀鹽酸中加入鐵粉 | D.加熱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固體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隨著反應進行,氯化鈉質量分數增大,完全反應后,氯化鈉質量不再增大,繼續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時,氯化鈉質量分數減小,該選項對應關系不正確;B、稀鹽酸能和大理石中的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質量關系為: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由以上質量關系可知,當有100份...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Q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認識錯誤的是( )
物質 | X | Y | Z | Q |
反應前質量/g | 20 | 2 | 1 | 37 |
反應后質量/g | 未測 | 32 | 1 | 12 |
A. 物質Z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 反應后物質X的質量為15 g
C. 反應中Y、Q的質量比為6∶5 D. 物質Y一定是單質
D 【解析】A、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變的物質叫催化劑。物質Z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B. 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反應后物質X的質量為(20g+2g+1g-37g)-( 32g+1g-12g)=15g;C. 反應物質的質量比是變化量的比,所以Y、Q的質量比為(32g-2g):(37g-12g)=6:5 D. 該反應是X+Q→Y,物質Y...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