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校園科技節上,為測出雞蛋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某同學稱取已洗凈、晾干、研成粉末的雞蛋殼10克置于燒杯中,將燒杯放在電子天平上,往燒杯中加入100g的稀鹽酸,每0.5分鐘記錄一次電子天平的示數,據此計算出產生氣體的質量,具體數據如表:
時間(分鐘)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剩余物質質量(克) | 110 | 108.2 | 107 | 106.4 | 106.04 | 106.04 | 106.04 |
(1)若產生的氣體全部是雞蛋殼中的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的CO2 , 根據實驗結果計算出該雞蛋殼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假定雞蛋殼中其它成分不含鈣元素,寫出具體計算過程)
(2)下列哪些情況會導致實驗中鈣元素質量分數測量結果偏大?
A.雞蛋殼未晾干
B.雞蛋殼未充分研碎
C.雞蛋殼中含有碳酸鎂(可與鹽酸反應生成MgCl2、H2O和CO2)
【答案】
(1)36%
(2)C
【解析】解:(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110g﹣106.4g=3.6g
設鈣元素的質量為x。
根據CaCO3+2HCl=CaCl2+H2O+CO2↑可得:
Ca~~ | CO2↑ |
40 | 44 |
x | 3.96g |
x=3.6g
則雞蛋殼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36%。(2)由于鈣元素在混合物中的質量分數計算是
,當結果偏大時,要么是鈣元素的質量偏大,要么雞蛋殼的質量偏小。雞蛋殼未晾干,會導致總質量相對于干燥雞蛋殼偏大,所以引起的鈣元素的質量分數偏小。而雞蛋殼沒有完全反應,則對應的二氧化碳偏少,則對應的鈣元素質量也偏小,所以質量分數偏小。
而含有雜質碳酸鎂時,消耗等質量的碳酸鹽時,碳酸鎂生成的二氧化碳多,而這個二氧化碳當成碳酸鈣生成的,則對應的鈣元素的質量就偏大,最終的鈣元素的質量分數偏大。
故選:C。
【考點精析】認真審題,首先需要了解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①質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化學變化,不適用于物理變化;②不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質質量不能計入“總和”中;③要考慮空氣中的物質是否參加反應或物質(如氣體)有無遺漏),還要掌握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各物質間質量比=系數×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的相關知識才是答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試管夾夾持試管的正確方法是( )
A.打開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中上部
B.打開試管夾,從試管口部往下套,夾在試管中上部
C.夾住后,拇指要放在長柄上
D.夾住后,拇指要放在短柄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某物質中,兩種不同的粒子均勻混臺在一起,這些粒子可以自由運動。當改變某種條件后,其中一種粒子聚集有序排列起來。這可能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種過程( )
A.結晶B.溶解C.過濾D.蒸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洋爭端主要原因在以海洋是巨大的資源寶庫,海洋資源開發前景廣闊。
(1)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礦物資源。如左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錳元素的信息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錳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B.錳原子核外有25個電子
C.錳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4.94g
D.錳元素的原子序數為25
(2)海水中含有豐富的食鹽和氯化鎂,其分離、提純過程如右圖所示。寫出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Cu可以形成化合價為+2和+1的化合物。其中+1價化合物稱為亞銅化合物。
(1) 高溫時,氧化銅可被木炭還原為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實驗室用CO還原CuO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實驗中需要特別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氧化亞銅是一種紅色粉末。加熱時,氧化亞銅能與氧氣發生化合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這一性質可檢驗氮氣中是否含有氧氣(裝置如圖所示),判斷氮中含有氧氣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無色無味的氣體(通常狀況下);
(2)密度比空氣___________;
(3)___________溶于水;
(4)液態氧、固態氧為___________色→氧氣罐為藍色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