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校化學小組在利用硫酸和氫氧化鉀溶液探究酸堿中和反應時,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測得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c點所示溶液呈堿性
B.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K2SO4和H2SO4
C.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鉀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燒杯中
D.由b點到c點的變化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A.干冰升華——分子間隔變大
B.水燒開后把壺蓋頂開——分子數目變多
C.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發生分解反應——分子種類變化
D.濕衣服晾在太陽底下干得快——分子運動速率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分子、原子的觀點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1滴水中含有約1.67×1021個水分子,說明水分子很小
B.墻內開花墻外香,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C.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分子的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
D.25m3的石油氣加壓后可裝入容積為0.024m3的鋼瓶中,說明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J及X均為初中化學所學的物質,它們相互轉化的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標出).其中C為常見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F為藍色沉淀,H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I和X為常見的金屬單質,E為藍色溶液,J為淺綠色溶液,B、D、E、G、J的溶液中只含一種溶質.
據此,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C的化學式為
(2)寫出A的一種主要用途
(3)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
①B+Na2CO3→C+D
②X+E→I+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硫酸銅的構成微粒有Cu2+和_____________;在醫療上可以小蘇打治療胃酸(HCl)過多癥,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要求回答問題。
(1)在干冰、銅、氯化鈉三種物質中,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是________;
(2)在盛有少量稀鹽酸的試管中加入足量碳酸鈣,振蕩。
①宏觀現象:可觀察到_______,固體逐漸減少并消失;
②符號表征: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③微觀表征:加入碳酸鈣前后溶液中主要離子種類及個數比變化示意圖如圖。由圖判斷,增加和減少的離子是Ca2+和_________(填離子符號);
④能與鹽酸發生反應且與圖示離子種類和個數比變化相似的是( )
A.銀絲 B.Al片 C.CuO粉末 D.BaCO3固體 E.B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