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則下列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A.甲乙兩物質(zhì)參加反應的質(zhì)量比是1:2 |
B.生成物都屬于氧化物 |
C.該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 |
D.該反應前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zhì)量總和沒有改變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為H2O和H2O2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zhì)相同 |
B.因為蠟燭燃燒生成CO2和H2O,所以蠟燭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
C.因為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所以滅火也要同時控制這三個條件 |
D.因為堿溶液呈堿性,所以呈堿性的溶液一定都是堿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硫原子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下列對硫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硫原子第一電子層有6個電子 |
B.硫原子核內(nèi)有16個質(zhì)子 |
C.硫原子最外層電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層電子的能量 |
D.硫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物質(zhì)按單質(zhì)、鹽、混合物的順序排列的是
A.氧氣、碳酸鈣、空氣 | B.氫氣、硫酸鈉、水 |
C.甲烷、食鹽、冰水 | D.金剛石、熟石灰、石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原子的構(gòu)成中,與元素化學性質(zhì)關系最密切的是
A.質(zhì)子數(shù) | B.中子數(shù) | C.最外層電子數(shù) | D.核外電子總數(sh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類推是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現(xiàn)有以下類推結(jié)果,其中錯誤的是( )
①堿的水溶液通常呈堿性,所以堿性溶液一定是堿的溶液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酸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A.只有①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