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溶液在空氣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質量因發生化學反應而減小的是
A.石灰水 B.濃硫酸 C.濃鹽酸 D.燒堿溶液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做實驗時要嚴格遵守實驗室規則。請寫出下圖這些同學做化學實驗時的違規行為(寫三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學知識可以識別和揭露偽科學。現有摘錄的廣告語:“本礦泉水絕不含化學物質;pH=7.3,呈弱堿性,能平衡人體內酸喊度,讓人體處于弱堿性環境!痹搹V告的科學性錯誤是(寫一點):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回答有關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圖中可用于加熱KClO3制備O2的裝置為______(填序號), 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
(2)若用鐵片與稀鹽酸在A裝置中制備H2,鐵片應放在________;用F收集H2時導入氣體的導管端為________(填“b”或“c”) ;檢驗裝置D氣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夾夾緊導管口的橡膠管后,_____________,則氣密性良好。
(3)圖中可用于固液反應制備氣體的裝置中,不能使反應隨時發生或停止的裝置是________(填序號),原因是反應過程中若用止水夾夾緊橡膠管后,________。
(4)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備O2,最好選用裝置______(填序號),把F裝滿水,用排水法收集O2并測定氣體體積,應在________端(填“b”或“c”)連接上一個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先生發明了“侯氏制堿法”,其原理中重要的一步是向飽和食鹽水中先后通入足量NH3和CO2制備NaHCO3,化學方程式:NaCl+ NH3+CO2+H2O= NaHCO3↓+NH4Cl
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模擬該過程,請結合具體的步驟回答下列問題:
I.氣體制備
(1)二氧化碳氣體制備
實驗室常采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備CO2,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應選擇的氣體收集裝置為______(選填裝置對應的字母)。
(2)氨氣制備
實驗室常用硫酸吸收氨氣,防止污染空氣,實驗室制備NH3的反應原理為:Ca(OH)2(固)+2NH4Cl(固) CaCl2+2H2O+2NH3↑。現要制備并干燥NH3,所選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為_____→______(選擇裝置對應的字母)。實驗室制備O2也可用上述制備NH3的發生裝置,寫出用該發生裝置制備O2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II.NaHCO3制備
物質 | NaHCO3 | NH4Cl |
溶解度/g(20℃) | 9.6 | 37.2 |
(3)根據表格中的溶解度數據,解釋20℃產物中NaHCO3能夠先從溶液中結晶析出的原因________。
(4)該過程中另一產物NH4Cl在農業生產中常被用作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有機物M在足量氧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如下:2M+13O2→8CO2+10H2O.則M的化學式為
A.C4H10 B.CH4 C.CH4O D.C2H4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5月,我國在南海海域成功開采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與水在低溫、高壓的條件下形成的無色、冰狀固體,是最具發展前景的能源之一。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開采過程中,甲烷泄漏,會導致嚴重溫室效應。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甲烷燃燒的產物產生了興趣,請你參與:
【提出問題】甲烷燃燒后生成哪些物質?
【查閱資料】含碳元素的物質完全燃燒生成CO2,不完全燃燒生成CO;無水CuSO4遇水變藍。
【猜想與假設】甲CO2、 H2O ;乙CO、 H2O;丙NH3、 CO2、 H2O;丁CO2、 CO 、H2O。
你認為____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
【實驗探究】為了驗證上述猜想與假設,將甲烷在一定量的純凈氧氣中燃燒的產物依次通過下列裝置,進行驗證:
(1)A、B裝置的順序不能顛倒,原因是__________。
(2)實驗中用純凈O2而不用空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實驗中觀察到A中 ,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由此推斷_____同學猜想成立。
(4)請寫出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反思與交流】燃氣熱水器必須安裝在浴室外非密閉空間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密閉容器中有X、氧氣、二氧化碳三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的數據記錄如下:
物質 | X | O2 | CO2 | H2O |
反應前的質量/g | 46 | 128 | 1 | 0 |
反應后的質量/g | 0 | 待測 | 89 | 54 |
在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 物質X由碳、氫元素組成 B. 物質X由碳、氫、氧元素組成
C. 充分反應后剩余氧氣質量為16克 D. 生成CO2與H2O的質量比是89: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方法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方法 |
A | 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 加入足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 |
B | 鑒別固體 NH4NO3和NaCl | 加適量水溶解,測液體溫度變化 |
C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點燃 |
D | 檢驗集氣瓶是否集滿氧氣 |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入集氣瓶中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