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以下物質,對它們的分類正確的是( )
①澄清石灰水②氧化銅 ③五氧化二磷 ④硝酸鉀⑤醋酸⑥潔凈的空氣⑦純堿⑧硫酸鉀
A. ①⑥屬于純凈物 B. ④⑧屬于復合肥 C. ①⑦屬于堿 D. ②③屬于氧化物
D 【解析】A、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氫氧化鈣,屬于混合物;潔凈的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等物質,屬于混合物,錯誤;B、硝酸鉀中含有鉀元素和氮元素,屬于復合肥;硫酸鉀中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錯誤;C、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氫氧化鈣,屬于混合物,不屬于堿;純堿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屬于鹽,不屬于堿,錯誤;D、氧化銅、五氧化二磷都是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正確。故選D...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學2018屆春季3月份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常溫下沒有氧氣存在時,鐵與水幾乎不反應,但高溫下,鐵與水蒸氣能反應生成一種常見鐵的氧化物和一種氣體。小明很好奇,設計如下實驗探究鐵粉與水蒸氣反應后的產物。
(1)試管尾部放一團濕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探究生成的氣體是什么?
用燃著的木條靠近肥皂泡,有爆鳴聲,稍后有肥皂泡飄到空中。 說明生成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
(3)探究試管中剩余固體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
常見鐵的氧化物 | FeO | Fe 2 O 3 | Fe 3 O 4 |
顏色、狀態 | 黑色粉末 | 紅棕色粉末 | 黑色晶體 |
能否被磁鐵吸引 | 否 | 否 | 能 |
【初步驗證】試管中剩余固體為黑色,能全部被磁鐵吸引。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剩余固體是Fe與Fe 3 O 4 ;猜想二:剩余固體是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及結論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實驗結論】鐵和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反思與交流】該黑色固體不可能是Fe 2 O 3 ,理由是_____________。
提供水蒸氣 H 2 剩余固體是Fe 3 O 4 取少量黑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若固體全部溶解,沒有氣泡冒出,剩余固體是Fe 3 O 4 。若固體全部溶解,有氣泡冒出,剩余固體是Fe與Fe 3 O 4 。 3Fe+4H 2 O 高溫 Fe 3 O 4 +4H 2 ↑ Fe 2 O 3 紅棕色粉末 【解析】高溫下,鐵與水蒸氣能反應生成一種常見鐵的氧化物和一種氣體.(1)試管尾部放一團...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2018屆九年級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宏觀和微觀相結合是認識物質結構的有效方法之一。
(1)1~18號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原子序數的關系如下圖。X、Y、Z、W表示的元素分別為O、Mg、Al、Cl,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單質W2與單質Y的反應中,Y原子______ (填“得到“成“失去”)電子,其形成的離子符號為_____________。
②X、Z形成的化合物為______(填物質名稱)。
③原子序數分別為2和10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一樣,但在元素周期表中都處于同一族,從原子結構上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
(2)下圖為Zn和 NaHSO4溶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實際與Zn反應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②寫出燒杯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失去 Mg2+ 三氧化二鋁(或填氧化鋁) 最外層都是相對穩定結構(或最外層電子數都填滿) H+ Zn +2NaHSO4 = ZnSO4 + Na2SO4 + H2↑ 【解析】本題考查了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解題的關鍵是依據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化學反應的實質并結合圖示依據相關的知識進行分析。 (1)①Y是鎂元素,根據1~18號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原子序數的關系...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寧夏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能源和環境是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
(1)煤燃燒時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會導致降雨的酸性增強。我們把pH<5.6的降雨稱為酸雨。某電廠為防止環境污染,用石灰石漿來吸收二氧化硫,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CaCO3 +2SO2+O2=2CaSO4+2x,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
(2)2017年5月18日我國南海可燃冰試采成功,這必將對能源生產產生深遠的影響。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研究表明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1倍,因此開采可燃冰應注意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
CO2 C:H = 3:1 CH4 + 2O2 CO2 + 2H2O 控制好對甲烷的收集,防止它逸散到空氣中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式的計算等。 (1)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aCO3 +2SO2+O2=2CaSO4+2x,反應前Ca原子的數目為2,C原子的數目為2,O原子的數目為12,S原子的數目為2,反應后Ca原子的數目為2,C原子的數目為0, O原子的數目為8,S...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寧夏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一些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
選項 | 客觀事實 | 微觀解釋 |
A |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存在著明顯差異 | 它們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B | 用洗潔精洗去餐盤上的油漬 | 洗潔精能溶解油漬 |
C | 攪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 攪拌能加快蔗糖分子的運動 |
D | 鹽酸、稀硫酸的化學性質相似 | 鹽酸、稀硫酸中都含有H+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存在著明顯差異,是因為構成它們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確;B、用洗潔精洗去餐盤上的油漬是因為洗潔精能乳化油漬,錯誤;C、攪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因為攪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速率更快,正確;D、鹽酸、稀硫酸的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鹽酸、稀硫酸中都含有H+的緣故,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寧夏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用語書寫正確的是
A.兩個氫分子:2H B.2個硫酸根離子:2SO4-2
C.水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 價: D.兩個氮原子: 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實驗課上,老師分析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時指出,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但鉀、鈣、鈉等除外。小明很好奇,于是做了金屬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實驗。
【進行實驗】取一塊綠豆大小的金屬鈉,放入盛有20毫升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發現金屬鈉浮在液面上不停打轉,產生大量氣體,燒杯發燙,溶液中出現了藍色絮狀沉淀,一會兒部分沉淀漸漸變黑,將反應后燒杯中的混合物進行過濾,得濾渣和無色濾液。
【提出問題】①生成的氣體是什么?②濾渣的成分是什么?
③無色濾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查閱資料】①鈉能與水反應生成一種堿,同時放出氣體。
②氫氧化銅受熱至60~80℃變暗,溫度再高分解為相應的金屬氧化物和水。
【實驗探究一】探究生成的氣體是什么?
小明將上述實驗藥品放入錐形瓶中,立即塞上帶導管的單孔塞,將導管通入肥皂水中,將燃著的木條靠近飄起的肥皂泡,有爆鳴聲.說明生成的氣體是_______,點燃該氣體前一定要先______。
【實驗探究二】探究濾渣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濾渣中含有Cu(OH)2和________,還可能含有Cu。
【實驗驗證】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取少量濾渣,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 | _______ | 濾渣中沒有Cu |
【實驗結論】通過實驗,小明同學得出結論:鈉加入到硫酸銅溶液中會先與水反應,生成物再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請寫出生成藍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實驗探究三】探究無色濾液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猜想① Na2SO4 , 猜想②_______。
【實驗驗證】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取少量無色濾液,向其中加入________ | ________ | 猜想①成立 |
【反思與交流】鈉加入硫酸銅溶液中出現黑色物質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H2 檢驗純度 CuO 稀鹽酸或稀硫酸 固體全部溶解 CuSO4+2NaOH==Cu(OH)2↓+Na2SO4 Na2SO4和NaOH 無色酚酞試液 不變紅(合理答案即可) 鈉與水反應放出熱量,氫氧化銅受熱分解 【解析】(1)該氣體點燃時由爆鳴聲,說明是氫氣,在點燃氫氣之前一定要驗純; (2)氫氧化銅受熱可能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銅,故濾渣可能是氫氧化銅、氧化銅和銅的混合物; (3)...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永定區坎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一)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1)如圖中的①、②分別是鈉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① 鈉元素的原子序數為______。
② A、B、C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填微粒符號)
③ A、D兩種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化學式是___________。
(2)根據下表回答相關問題。
溫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 (g/100g水)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0 | 169.0 | 246.0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①上表中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的溫度范圍是在__________℃。
②20℃時,將20gKNO3放入5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質量是________。要進一步提高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可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Cl、Cl- CaF2 20-40 65.8 升溫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1) ① 鈉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1。② A、B、C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Cl、Cl- ,核內質子數相同,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③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原則,鈣通常顯+2價,氟通常顯-1價,A、D兩種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化學式是CaF2。(2) ①上表中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的溫度范圍是在20-4...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2018年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下圖是一座化學城堡,可以抵御外敵入侵。現有A、B、C、D、E 5種物質作為城堡的守護“衛士”,它們分別由氫、碳、氧、鈉、鈣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五種物質間建立起如圖所示的關系才能組成守護的防線,其中物質A和B是常用的滅火劑。
(1)物質A的化學式為_________.
(2)寫出反應C→D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3)現有下列物質作為“外敵”分別對城堡發起進攻,若該物質只要與兩位相鄰的守護“衛士”都能發生反應就能攻破防線,那么能攻入城堡的物質是_________.
①鐵 ②稀鹽酸 ③氧化鐵 ④稀硫酸
(4)室溫下,將稀鹽酸慢慢滴入裝有D溶液的燒杯中,利用溫度傳感器測出燒杯中溶液的溫度,溶液溫度隨加入鹽酸的質量而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
請解釋xy段溫度變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CO2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④ ①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放熱(或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 【解析】(1)根據“物質A和B是常用的滅火劑”、“A、B、C、D、E5種物質作為圍屋的守護“衛士”,它們分別由氫、碳、氧、鈉、鈣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如圖,A可能是二氧化碳;B可能是水;E能夠生成A,因此E是碳酸鈉;D能夠和C反應,因此C應該為氫氧化鈣,D是氫氧化鈉,...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