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t2℃時,等質量的甲、丙飽和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質量相等
B.t2℃時,15g丙溶解于50g水中能形成65g溶液
C.分別將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3℃降溫至t2℃時,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乙>甲=丙
D.若要將組成在N點的甲溶液轉變為M點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A、t2℃時,甲、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則兩種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根據題意可知,兩種飽和溶液的質量相等,則兩種溶液的溶質的質量也相等。A正確;
B、t2℃時,丙的溶解度為30g,則表示在該溫度下,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丙30g。則 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g的丙,形成溶液的質量為:15g+50g=65g。B正確;
C、t3℃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和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順序為:甲>乙>丙。現分別將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3℃降溫至t2℃時,由于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則降溫時,溶液依然為飽和溶液且有溶質析出,且降溫后,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則該溫度下,乙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甲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而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則降溫后,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且小于甲。則降溫后,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乙>甲>丙。C錯誤;
D、若要將組成在N點的甲溶液轉變為M點的甲溶液,N點是該溫度下的甲的不飽和溶液,M點是該溫度下的甲的飽和溶液。可以選擇增加溶質、恒溫蒸發溶劑進行轉化。D正確。
故選C。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使用如圖所示裝置,對某種鋅銅合金的成分進行測量。先取足量稀硫酸于燒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0g合金樣品。開始計時,并將電子天平的讀數記錄在下表中,請回答下列問題:
空燒杯 | 加入硫酸后 | 加入合金后5分鐘 | 加入合金后12分鐘 | 加入合金后21分鐘 | 加入合金后40分鐘 | 加入合金后3小時 | |
讀數(g) | 28.5 | 169.7 | 189.6 | 189.5 | 189.4 | 189.3 | 189.3 |
(1)合金中鋅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2)完全反應后.燒杯中鹽的質量為多少克? (計算結果精確至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將未打磨的鋁片和稀鹽酸放入密閉容器中,用傳感器探究反應過程中溫度和壓強的變化,如右圖所示。從圖中所獲信息不正確的是
A. 反應過程中有熱量放出B. 50s時,溶液中溶質為AlCl3
C. 0~50s,發生Al2O3+6HCl===2AlCl3+3H2O反應D. 100—140s,壓強減小是因為溫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gNO3與NaCl反應可生成AgCl,每次新生成的AgCl有10%見光分解成單質銀和氯氣,氯氣又可在水中發生反應:3Cl2+3H2O→HClO3+5HCl,而生成的HCl與剩余AgNO3作用生成AgCl,這樣循環往復直到最終,F有含1.1mol NaCl的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則最終能生成難溶物(Ag和AgCl)的質量為________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高錳酸鉀是常用的氧化劑。如圖是實驗室模擬工業上制備高錳酸鉀晶體的操作流程:
(1)完成操作③的名稱是_____,所需要的玻璃儀器是______(填一種即可);
(2)操作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___________。
(3)氫氧化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在高溫條件下煅燒,生成錳酸鉀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思維導圖是激發大腦潛能,練就科學思維的有效方法。已知A到J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反應條件已略去)。其中A和I為紅色固體,B和D為氣體,F為配制波爾多液的成分之一,G可用作建筑材料。
請回答下列問題:
(1)B在反應中表現出的化學性質是_____。
(2)C的化學式是_____。
(3)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其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肥皂來清洗衣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鈉。下列有關硬脂酸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硬脂酸鈉是由五種元素組成的
B.硬脂酸鈉是由18個碳原子、35個氫原子、2個氧原子和1個鈉原子構成的
C.硬脂酸鈉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8:35
D.肥皂水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變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為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裝置。
①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②氧氣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
(2)利用圖2所示裝置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熱水溫度高于白磷著火點)。
①對比銅片上白磷燃燒和紅磷不燃燒的現象,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
②能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的現象是________。
③燒杯中熱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3)利用圖3裝置進行下列實驗(燒杯中放著一支燃著的蠟燭),打開K。
①廣口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②觀察到蠟燭_______,說明影響燃燒劇烈程度因素之一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A | B | C |
(1)A中正極產生氣體的檢驗方法是_____。
(2)B中通過比較①②塑料瓶變癟的不同,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
(3)C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