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紅棗中含有豐富的VC和糖類,常食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有補血養氣安神等良好功效,紅棗包裝中常使用一種袋裝防腐劑,品名為“504雙吸劑”,其標簽如圖1所示。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一包久置的“504雙吸劑”固體樣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久置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久置固體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查閱資料]鐵與氯化鐵溶液在常溫下發生反應生成氯化亞鐵。
[實驗探究]甲同學的方案: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 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____。 | 固體逐漸消失, 有大量無色氣體產生,得到淺綠色溶液。 | 固體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一定不含Fe2O3 |
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實驗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 的結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設計如圖2實驗方案繼續驗證。
(1)步驟①樣品用磁鐵吸引前需經過研碎,其中研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固體溶解時放出大量熱,由此可以判斷固體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學對濾渣B又進行了探究。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并將氣體通人澄清石灰水 | 固體逐漸消失,有氣泡產生,_________________。 | 固體中一定含有CaCO3和Fe2O3 |
[反思與評價]甲、乙兩同學經過討論后,完善實驗方案最終確定該久置固體的成分是Fe、Fe2O3、CaO、CaCO3。
【答案】稀鹽酸 Fe 若含有三氧化二鐵,三氧化二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氯化鐵與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氯化亞鐵溶液呈淺綠色,因此僅僅通過最后溶液中含有氯化亞鐵不能確定只含有鐵,而不含有三氧化二鐵 增大接觸面積利于磁鐵吸收將鐵與其他成分分離,也有利于加水使物質溶解 CaO 該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試管內溶液呈黃色
【解析】
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實驗進行探究久置的“504雙吸劑”固體樣品的成分。結合標簽圖可知,鐵粉與氧氣水反應生成鐵銹,鐵銹的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鐵,生石灰是氧化鈣,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則有:
提出問題:久置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久置固體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結合相關資料信息和實驗驗方案,則有:
實驗探究:
甲同學的方案
實驗操作: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 滴加足量的稀鹽酸
實驗現象:固體逐漸消失,有大量無色氣體產生,得到淺綠色溶液
實驗結論:固體中一定含有Fe,一定不含Fe2O3
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實驗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結論,理由是若含有三氧化二鐵,三氧化二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氯化鐵與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氯化亞鐵溶液呈淺綠色,因此僅僅通過最后溶液中含有氯化亞鐵不能確定只含有鐵,而不含有三氧化二鐵。
結合如圖2實驗方案流程圖,則有:
(1)步驟①樣品用磁鐵吸引前需經過研碎,其中研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觸面積利于磁鐵吸收將鐵與其他成分分離,也有利于加水使物質溶解。
(2) CaO、Ca(OH)2和CaCO3三種物質,氧化鈣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②中固體溶解時放出大量熱,由此可以判斷固體中一定含有CaO。
(3)③中加入碳酸鈉溶液生成固體,發生的反應是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乙同學對濾渣B又進行了探究,結合實驗操作和實驗結論可推測實驗現象
實驗操作: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并將氣體通人澄清石灰水
實驗現象:固體逐漸消失,有氣泡產生,該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試管內溶液呈黃色
實驗結論:固體中一定含有CaCO3和Fe2O3
反思與評價:
甲、乙兩同學經過討論后,完善實驗方案最終確定該久置固體的成分是Fe、Fe2O3、CaO、CaCO3。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 AgNO3、Cu(NO3)2、Mg(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液呈藍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濾液中可能有 Fe(NO3)3、Mg(NO3)2 和 Cu(NO3)2
B.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可能有氣泡產生
C.與原溶液相比,濾液的質量可能增大
D.濾出的固體中可能含有銅和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KNO3、NaNO2(亞硝酸鈉)、NaCl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KNO3和NaNO2的溶解度相等
B. 60 ℃時,NaCl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7%
C. 將接近飽和的NaNO2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采用降溫的方法
D. 除去NaCl中少量KNO3,可在較高溫度下制得濃溶液再冷卻結晶、過濾、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能否再生的角度分析,煤炭、石油等燃料屬于______能源。“地球日熄燈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建議。假設全球有10億家庭,若每戶一盞100 W燈泡少開一小時,可以省電___kW﹒h。植樹造林可以有效地減少CO2在大氣中的含量,其化學方程式: __(填寫另一種生成物的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四個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實驗操作的是( )
A. 等質量碳酸鈣分別與等體積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足量)反應
B. 20℃時,向一定量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硝酸鉀晶體
C. 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 pH=2 的稀鹽酸至過量
D. 向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1)20℃時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0℃時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鈉的飽和溶液降溫到20℃,析出晶體質量較大的是_____________。
(3)20℃時,按圖示進行如下操作:
將A2、B2中所有物質倒入C中后,C溶液是____________(選填“硝酸鉀”或“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其中硝酸鉀的溶質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_________(只列數字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2中m的值為___________,n的值為____________。
(2)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__周期,硒化鈉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氫氧化鈉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在空氣中很容易變質。
(1)在實驗室開放日活動中,某化學興趣小組探究一瓶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進行以下探究:
①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②小建取適量樣品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觀察到溶液變紅色,由此判斷這瓶氫氧化鈉溶液未變質。你認為小建的結論是否成立?_____(選填“成立”或“不成立”),理由是_____。
③小齊取適量樣品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說明這瓶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
④為進一步探究該瓶氫氧化鈉溶液是部分變質還是全部變質,小思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操作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a.取適量樣品溶液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鋇溶液,過濾 | _____ | _____ |
b.向濾液中滴加適量_____溶液 | 溶液變紅 |
(2)實驗室用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8. 25%的稀鹽酸與足量碳酸鈣反應制取二氧化碳。請計算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質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某混合溶液由硫酸和硫酸銅溶液組成。探究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取124.5g該混合溶液于燒杯中,然后將120gNaOH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應后稱量所得溶液及沉淀的質量,所測數據如下表所示。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
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反應后溶液的質量/g | 144.5 | 164.5 | 179.6 | 189.8 | 200 | 220 |
每次產生沉淀的質量/g | 0 | 0 | m | n | 9.8 | 0 |
計算:(1)上述表格中產生沉淀的質量:m=_____,n=_____
(2)所加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
(3)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