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進行探究。
(1)如上圖所示裝置和藥品進行實驗,待紅磷燃燒熄滅、裝置冷卻后打開止水夾后看到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學認為可用木炭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小麗同學認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同學用鎂條代替紅磷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結果卻發現倒吸的水量遠遠超過集氣瓶內空氣體積的1/5。你認為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A.裝置有點漏氣 B.沒有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C.鎂條的量不足 D.鎂條與空氣中的其它氣體發生了反應
(4)小組內同學反思上述實驗的探究過程后認為: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在藥品的選擇和生成物的要求上應考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小組內同學還對該實驗進行了如下改進。(已知試管容積為 35mL).
實驗的操作步驟如下:①點燃酒精燈。 ②撤去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后松開彈簧夾。
③將少量紅磷平裝入試管中,將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1mL刻度處,并按上圖中所示的連接方式固定好,再將彈簧夾緊橡皮管。 ④讀取注射器活塞的數據。
你認為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符號)。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待試管冷卻后松開彈簧夾,注射器活塞將從11mL刻度處慢慢前移到約為___________ mL刻度處才停止。
【答案】 燒杯中的冷水,倒吸進入集氣瓶中,約占瓶內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 木炭燃燒消耗氧氣的同時產生等體積的氣體二氧化碳 D 可燃物只能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 ,生成物必須是固體 B 4
【解析】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又不生成氣體,使瓶內氣體減少,壓強變小,水倒流入集氣瓶內,倒流的水的體積就等于瓶內氧氣的體積。(1)實驗中,待紅磷燃燒熄滅、裝置冷卻后打開止水夾后看到燒杯中的冷水,倒吸進入集氣瓶中,約占瓶內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 ; (2). 木炭燃燒消耗氧氣的同時產生等體積的氣體二氧化碳,使瓶內氣體不減少,壓強也不變小,水不會倒流; (3). D (4). 可燃物只能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 ,生成物必須是固體 (5). A.裝置有點漏氣通常可能會導致測定結果偏小; B.沒有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會因為氣體膨脹使剩余氣體占有的體積多余空氣的五分之四,而導致倒流的水少于五分之一,測定結果偏小;C.鎂條的量不足,因氧氣有剩余,導致測定結果偏小;D.鎂條與空氣中的其它氣體發生了反應導致空氣中被消耗的氣體偏多,而使測定結果偏大; (6). 反應前容器內氣體總量為45mL,其中氧氣約為9mL,所以反應結束后,注射器活塞將從11mL刻度處慢慢前移到約為11 mL刻度處才停止。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請填空:
(1)碳棒用作干電池的正極是利用了石墨的___性。
(2)洗發水能洗凈頭發上的污物,是利用了___。
(3)黃銅是銅與鋅的合金,其硬度 ___(填“大于”或“小于”)純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B、C、D四種物質之間存在以下轉化關系。其中C是單質,D是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試回答
(1)寫出A、C、D三種物質的化學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淺綠色溶液B中溶質的化學式_______。
(2)寫出C→D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目的:(1)用高錳酸鉀制取一瓶氧氣,做細鐵絲燃燒的實驗;
(2)粗略測定加熱2g高錳酸鉀所收集到的氧氣體積。
儀器認識: 寫出儀器①②的名稱: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反應原理:(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高錳酸鉀制氧氣:_______________;
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_______________。
裝置連接:
為達到實驗目的(2),各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填接口的字母)a→____、____→d。
注意事項:
(1) 鐵絲繞成螺旋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實驗時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分析:
(1)實驗過程發現B瓶中的水變紅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用收集到的氧氣做細鐵絲燃燒的實驗時,發現瓶底炸裂,發生失誤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三瓶無色無味的氣體,分別是氧氣、空氣、二氧化碳,區別它們最簡單的方法是( )
A. 分別測定氣體的密度
B. 分別伸入燃著的木條
C. 分別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蕩
D. 分別聞氣體的氣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科學家研究發現,氧氣可通過高能真空紫外線照射二氧化碳直接產生,該化學反應模型如圖所示,關于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屬于分解反應 B.反應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C.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D.為制取氧氣提供了新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氫原子).
(1)從宏觀角度看,物質C屬于 (選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2)以上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3)從微觀角度看,物質B是由 構成的(選填“分子”或“原子”或“離子”);
(4)參加反應的A與B的微粒個數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核電荷數為1~18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問題: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結構的共同之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周期中,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類型的變化情況是:從左到右由 ______元素過渡到_____元素,并以稀有氣體元素結尾。
(3)寫出核外電子排布與氖原子相同的陽離子和陰離子符號各一個:陽離子____________,陰離子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可選用下列裝置制取氣體:
⑴ 寫出圖中標有①、②的儀器名稱: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⑵ 小強想用高錳酸鉀制取較純凈的氧氣,他應選擇上述裝置中的A和_________(填字母)進行組裝。你認為A裝置中還缺少______,試管口稍向下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在實驗時,小強應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氧氣收集滿并取出集氣瓶后,停止該實驗的正確操作步驟是____________。小強制取氧氣的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要檢驗如下圖二的裝置的氣密性,操作是:先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向④中_____________,將瓶③浸泡在盛有水和冰塊的燒杯中,若④中___________________,則該裝置不漏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