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是甲、乙、兩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的溶解度曲線。根據圖1、圖2回答:
(1)50℃時,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2)圖2中,試管里預先裝有少量生石灰,當往試管中加入適量水時,反應放出的熱量使燒杯中某飽和溶液析出固體(不考慮水分蒸發)。請判斷:該飽和溶液中溶質是 (填甲或乙或丙)。
(3)從圖1中,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任寫一條).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能證明某KCl溶液在20℃時已經達到飽和狀態的方法是 ( )
A.溫度不變時,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結果溶液變稀
B.取少量該溶液,降溫至10℃時,有KCl晶體析出
C.取少量該溶液升溫,無KCl晶體析出
D.溫度不變時,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體,晶體質量不再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不正確的是
A.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溶液變紅
B.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C.硫在氧氣中燃燒,火焰呈淡藍色
D.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飽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如何物質的溶液
C.溶質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質在溶解的過程中,有的放出熱量,有的吸收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t1℃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1℃時,加入甲物質,可使不飽和的甲溶液變成飽和溶液
C.t2℃時,甲或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是W:100
D.將甲、乙飽和溶液的溫度從t2℃降到t1℃時,甲析出晶體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粗鹽(含有難溶性雜質)提純實驗,并用所得的精鹽配制50 g 5%的氯化鈉溶液。
實驗一:如圖是同學們做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 。
(2)操作⑥中的錯誤是 。(3)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順序為(填操作序號) 、稱量精鹽并計算產率。
(4)操作④中,當觀察到 時,停止加熱。
實驗二:用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了50 g 5%的氯化鈉溶液。經檢測,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號)。
① 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 ②稱量時放砝碼的托盤沒有放置質量相同的紙片
③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④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