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 用適量的小蘇打做糕點,使它更松軟
B. 用廢紙、木屑引燃蜂窩煤
C. 用肥皂水鑒別硬水和軟水
D. 用亞硝酸鈉代替食鹽烹調食物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奉賢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擁有“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想。
①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大氣中的臭氧(O3)能吸收紫外線,與臭氧互為同素異形體的物質是_______,下列不會增加空氣中PM2.5的是_______(填編號)。
A. 露天焚燒垃圾 B. 治理工地揚塵 C. 發展軌道交通,低碳出行
②我們需要清潔的能源。目前人們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_______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剂喜豢稍偕,氫能作為理想的新能源,重要原因是它的燃燒產物無污染,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茖W家正在努力開發和利用的新能源除了氫能還有_______等(寫一個)。
③我們需要潔凈的水。FeCl3也可作自來水生產的凈水劑。FeCl3中Cl元素為-1價,Fe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1mol FeCl3中約含有_______個Fe離子(用科學計數法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興趣小組的同學們為驗證碳在氧氣中不完全燃燒產生的混合氣體中既有CO又有CO2,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請回答問題。
[查閱資料](1)氫氧化鈉濃溶液能與二氧化碳反應,反應過程中無明顯現象。
(2)濃硫酸常用作氣體的干燥劑。
(1)B裝置中NaOH濃溶液的作用是_____;
(2)實驗開始時,必須先通入混合氣體一段時間再點燃酒精燈加熱,目的是_____;
(3)實驗過程中,觀察到_____現象時,可證明混合氣體中既有CO又有CO2;
(4)寫出E裝置玻璃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其中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是_____;
(5)從環保角度分析,寫出該裝置設計中的一處明顯不足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3分)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 液氧 B. 汽水 C. 空氣 D. 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根據原子結構的相關知識和如圖的信息填空:
(1)鋁的相對原子質量是_________,丙圖所示粒子符號是_________。
(2)由乙圖所示元素組成的一種氣體單質可以支持燃燒,寫出實驗室制取該氣體的一個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虹口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某小組設計如下實驗制取二氧化碳并驗證其性質(不考慮鹽酸的揮發性)。
①寫出儀器a的名稱__。
②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B中使石蕊變紅的物質是__;C裝置的作用是__,觀察到的現象是__。
③實驗二中,先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時間后再加熱,目的是__;D處玻璃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裝置F的作用是___。
④設計實驗證明儲氣裝置中的一種氣體成分__。
步驟 | 現象及結論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虹口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加熱銅絲引燃白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用加熱銅絲的方法引燃白磷,可以減小誤差
B. 試劑瓶內液面上升至 1,證明氧氣的質量分數約是 20%
C. 用木炭粉代替白磷也可達到實驗目的
D. 若白磷過量,實驗數據可能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2019屆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九年級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如圖是復方龍膽碳酸氫鈉片合的側面上說明文字,
小明同學為了測定該胃藥每片含有碳酸氫鈉的質量,(若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取20片該胃藥,并做如下實驗,請回答問題:
(1)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已知條件列出稀鹽酸中溶質質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胃藥中每片含碳酸氫鈉_________ g
(4)則所用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