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空氣
B.碳酸氫銨
C.石油
D.牛奶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配制1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圖8是小明實驗操作過程示意圖:
(1)圖①中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
(2)圖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操作是(填序號),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圖示的序號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
(3)配制時應選擇(填“10”、“50”或“100”)mL的量筒和(填一種儀器)一起配合來準確量取所需水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試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A點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當甲中含有少量乙時,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純甲。
(3)小明說“t2℃時甲溶液的溶質質最分數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請判斷該說法是否正確(填“正確”或“不正確)__________ ,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t1℃時,100g水中溶解20g甲時溶液剛好達到飽和; 那么在t1℃時,向50g水中溶解_____g乙,溶液可以達到飽和。
(5)硫酸鈉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溫度/℃ | 0 | 10 | 20 | 30 | 40 |
硫酸鈉溶解度/g | 4.5 | 9.6 | 20.2 | 40.8 | 48.4 |
試計算40℃時,硫酸鈉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銅片投入到稀硫酸中產生大量的氣泡
B.細鐵絲在空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的固體
C.一氧化碳通入到盛氧化鐵的玻璃管中,看到粉末由紅棕色變成黑色
D.把鐵釘放在硫酸銅溶液中,銀白色固體表面有銅析出,溶液由藍色變為淺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⑴、 C2H2+ O2 CO2+ H2O
⑵、 CuO+ C Cu+ CO2↑
【答案】2C2H2 +5O24CO2+2H2O、 2CuO+C
2Cu+CO2↑
【解析】(1)本題可利用“定一法”進行配平,把C2H2的化學計量數定為1,則氧氣、二氧化碳、水前面的化學計量數分別為: 、2、1,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都乘以2即可,化學方程式為:2C2H2 +5O2
4CO2+2H2O;(2)利用最小公倍數法進行配平,以氧原子作為配平的起點,CuO、Cu前面的化學計量數分別為:2、2,最后調整Al、Fe前面的化學計量數為1、1,化學方程式為:2CuO+C
2Cu+CO2↑。
點睛: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各原子的數目不變,選擇相應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數法、定一法等)進行配平即可;配平時要注意化學計量數必須加在化學式的前面,配平過程中不能改變化學式中的下標;配平后化學計量數必須為整數。
【題型】填空題
【結束】
27
【題目】下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的操作是:將導管放入水中,用手緊握集氣瓶,若______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2)實驗過程中,燃燒匙內盛放的紅磷要過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燃燒匙中的紅磷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代替.
(3)冷卻后,松開止水夾,你觀察到的現象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粗略證明:空氣中的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_______________。
(4)瓶內剩余的氣體主要是氮氣,由該實驗可得出氮氣 _______(填“易”或“難”)溶于水和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與磷反應的結論。
(5)某同學實驗時測得氧氣的含量少于1/5,你認為實驗失敗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生為了證明蠟燭含有碳、氫元素,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請補充完整。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 論 |
(1)先點燃蠟燭 (2)將光潔干燥的小燒杯罩在蠟燭燃燒的火焰上方 | 現象__________ | 證明含有_____元素 |
(3)將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燒杯罩在蠟燭燃燒的火焰上方 | 現象_________ | 證明含有______ 元素 |
【答案】 燒杯內壁產生白霧 氫 燒杯內壁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碳
【解析】證明蠟燭中含有碳、氫兩種元素是該實驗的目的,火柴、盛有蠟燭的貯氣瓶、一個光潔干燥的小燒杯和澄清石灰水是實驗中用到的儀器和試劑;因為蠟燭為可燃性氣體,在使用前必須檢驗純度;再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只需將蠟燭燃燒,證明其燃燒產物是否有二氧化碳和水即可;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判斷:因為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的氫元素一定來自于蠟燭。
【題型】科學探究題
【結束】
29
【題目】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常用的裝置,試回答:
(1)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 X_________________ Y_____________
(2)若用過氧化氫制取較純凈的氧氣,應該選用_________和_________裝置;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且用排空氣法收集,則應當選用_________和_________裝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排水氣法收集氧氣時,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說明集氣瓶中已充滿氧氣。
(4)當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這是依據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性質。怎樣檢驗集氣瓶中是否已充滿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近日,北方地區霧霾嚴重,減少大氣污染物需要使用高效清潔燃料。
(1)氫氣作為新能源的優點有哪些?______________(寫出2條,下同)
(2)使燃料充分燃燒,可以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充分燃燒的條件有哪些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我國藥學家屠呦呦創制的抗瘧藥物青蒿素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下列關于青蒿素(化學式為C15H22O5)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青蒿素中含有42個原子
B. 青蒿素完全燃燒只生成CO2
C. 青蒿素中C、H元素的質量比為90:11
D. 青蒿素中H的質量分數計算式為:×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的成份中氧氣的含量最多
B.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約占21%
C.人體呼出氣體中的氧氣比空氣中的含量高
D.空氣中CO2含量過高會加劇溫室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