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從圖示可分析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在化學變化中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每2個氧原子構成1個氧分子,每2個氫原子構成1個氫分子,反應前后水分子發生了改變,氫原子和氧原子沒有發生改變等.據此分析回答.
解答 解:由水分子的構成模型圖可知:水組成是: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水分子的構成是:1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在反應中,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等.
故答為:(1)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2)1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等.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水的宏觀組成和微觀構成等方面的內容,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充分理解圖中提供的信息,只有這樣才能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加熱氯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 |
B. | 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導管口應伸到集氣瓶底部 | |
C. | 滴加液體時,為避免滴漏,滴管應伸到試管口下 | |
D. | 驗證氧氣是否收滿時,帶火星木條應伸在集氣瓶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粉末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稀硫酸. | 觀察到的現象有①②③(填序號). ①有氣泡產生; ②溶液顏色有明顯變化; ③反應結束后試管中有固體. | 粉末中含有鐵和氯化銅. |
實現步驟和現象 | 實驗結論 | |
步 驟 一 | ![]() | A是HCl溶液(填化學式,下同),B是Na2CO3溶液. |
步 驟 二 | ![]() | C是ZnSO4溶液. |
實現步驟和現象 | 實驗目的 | ||
步 驟 三 | ![]() | D、E、F溶液中的現象分別是 產生白色沉淀、產生白色沉淀、無明顯現象. | 確定F溶液成分. |
步 驟 四 | ![]() | D、E溶液中的現象分別是 產生白色沉淀、無明顯現象. | 確定D、E溶液成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發展太陽能,開發潔凈能源 | B. | 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杜絕露天焚燒 | ||
C. | 通過高煙囪排放工業廢氣 | D. | 大力發展地鐵等公共交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