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尾氣催化轉換器”將汽車尾氣中的有毒氣體轉變為無毒氣體。其微觀過程如圖所示,其中不同的圓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 反應后原子數目減少了
C. 反應后分子數目減少了 D. 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比為3:2
【答案】C
【解析】
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理解,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元素的質量、種類和物質的總質量都不變,可能改變的是分子的數目。
A、由圖可知,生成物是由不同元素組成屬于化合物,而
只有一種元素組成,屬于單質,故選項不正確;
B、反應前有3個分子和2個
分子,反應后有2個
分子和1個
分子,反應后還有1個
分子,說明剩余1個
分子沒有參加反應,實際上是2個
分子和2個
分子反應生成2個
分子和1個
分子,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沒變,故選項不正確;
C、由上分析可知改變的是分子的數目,反應前有4個分子參加反應,反應后生成的分子總數是3個,故選項正確;
D、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分別是2個,所以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比=2:2=1:1,故選項不正確。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和控制化學反應條件有重要意義。
(1)同學們想探究雙氧水的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進行了三次 實驗,記錄各收集一瓶相同體積氧氣所需要的時間。
實驗 | 30%雙氧水的質量(g) | 加入的水的體積(mL) | 二氧化錳質量(g) | 收集時間(s) |
1 | 10 | 40 | 5 | 200 |
2 | 20 | 30 | 5 | 100 |
3 | 30 | 20 | __________ | 67 |
①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
②實驗3中,加入的二氧化錳質量為__________g。
③該實驗中氧氣適宜采用__________方法進行收集,根據表中數據的分析,得出如下結論:相同條件下,實驗3產生氧氣的速率最快,說明__________。
(2)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雙氧水在70℃以上會較快分解產生氧氣。為了驗證加熱雙氧水也可以產生氧氣,同學、 們選擇如圖裝置(氣密性良好)進行實驗。實驗中觀察到試管內產生氣泡,但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導管口沒有復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同學分析原因后,采用了__________法收集氣體,再檢驗,證明加熱雙氧水也可產生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的①、②分別是鈉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試回答下列問題:
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________,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 周期;①②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___構成的(填分子、原子或離子)在A、B、C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_____,化學性質相似的粒子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物質 | X | Y | Z | W |
反應前質量/g | 10 | 3 | 90 | 0 |
反應后質量/g | 3.2 | 3 | 待測 | 3.2 |
A. W可能是單質 B. Y可能是催化劑
C. 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D. 反應后Z物質的質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下列實驗圖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
(2)上述三個實驗中,水對實驗儀器起到安全保護作用的是_____(填字母)。
(3)A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
(4)對于B實驗,小李同學進行了改進與創新,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
上圖改進實驗與B實驗相比,明顯的優點是_________(寫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F、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A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B、D組成元素相同的氣體,E是相同條件下最輕的氣體。 反應④為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已略去;卮饐栴}
(1)寫出C的化學式____________;若G為氣體,其名稱為:_______________;固體D俗稱______。寫出E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 。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該反應中,固體變成_______色;反應②屬于___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常用氣體的發生和收集裝置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有序號①的儀器的名稱:________ ;
(2)實驗室利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時,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填字母標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及t1、t2時各物質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B. 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
C. 該反應中,乙、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8:1
D. 該反應中,甲、乙的質量變化之比為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粗略測量空氣中O2與N2的體積比,某學生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實驗時,先關閉彈簧夾k,將螺旋狀的銅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后迅速插入大試管,接觸試管底部的過量的白磷,然后立即塞緊橡皮塞。由于白磷的著火點(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比紅磷低得多,因此反應很容易發生,可觀察到大試管中產生大量的白煙。
試回答以下問題:
(1)白磷燃燒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待試管冷卻后打開彈簧夾,此時可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據此可證實空氣中O2與N2的體積比大約為_______________;
(3)如果裝置氣密性不好,則測出的O2與N2的體積比將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4)可以選用白磷進行該實驗,從反應物性質及生成物的狀態等角度考慮,其中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