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依據實驗目的所設計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A | 檢驗二氧化碳 | 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
B | 氧氣驗滿 | 將帶火星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 |
C | 鑒別氮氣和二氧化碳 | 將燃著木條伸入瓶中 |
D | 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 | 將粗鹽研碎、溶解、蒸發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二氧化碳能和水反應生成碳酸,氯化氫氣體溶于水形成鹽酸,通入后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氣體有許多,不僅是二氧化碳,檢驗二氧化碳,應使用澄清的石灰水,錯誤。B、將帶火星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說明已集滿,正確。C、氮氣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將燃著木條伸入瓶中,均會熄滅,不能鑒別,錯誤。D、氯化鈉易溶于水,泥沙難溶于水,應將粗鹽研碎、溶解、過濾、蒸發,錯誤。故選...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蘇馬蕩教育集團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一)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能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是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
(l)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煤、石油和天然氣都屬于可再生能源
B.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可燃冰將成為未來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2)煤燃燒時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會導致降雨的酸性增強。我們把pH______5.6(填“>”“=”或“<”)的降雨稱為酸雨。某電廠為防止環境污染,用石灰石漿來吸收二氧化硫,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aCO3 +2SO2+O2=2CaSO4+2x,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
(3)研究發現,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為甲醇(CH3OH)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4)將一定質量的甲醇與4.4g氧氣混合于密閉容器內,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如下反應:
8CH3OH+xO2mCO2+2CO+16H2O。當反應物完全耗盡且全部轉化為生成物時,有3.6g水生成,同時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練兵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過程中,下列圖像能正確表示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練兵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生活中可用棉花蘸取檸檬酸(C6H8O7)溶液擦洗杯子內的茶漬。請根據化學式計算:
(1)檸檬酸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
(2)檸檬酸中氧元素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計算結果精確到0.1%)。
9∶1 58.3% 【解析】本題考查運用化學式的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檸檬酸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6):(1×8)=9:1; (2)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100%=58.3%。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練兵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過程中,下列圖像能正確表示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練兵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中四位同學正在討論某化學式的意義,他們描述的化學式是
A. Fe B. Cl2 C. CO2 D. H2O2
B 【解析】根據題意,該物質由同種元素組成,1個分子由2個原子構成。A、Fe由同種元素組成,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不符合題意;B、Cl2由同種元素組成,且1個分子由2個原子構成,符合題意;C、CO2由不同種元素組成,不符合題意;D、H2O2由不同種元素組成,不符合題意。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二診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實驗探究是化學研究的常用手段。初中化學課上,同學們利用如圖實驗探究堿的化學性質
①A實驗中滴加酚酞的作用是:________;
②B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___;
③C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實驗再探究】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廢液倒入同一只廢液缸中,發現廢液渾濁并顯紅色。
【提出問題】廢液中含有什么物質?
【假設猜想】通過分析上述實驗,同學們猜想:廢液中除酚酞、碳酸鈣及水以外一定含有_______。
老師問:廢液中還可能含有什么物質?引發了同學們熱烈討論,下面是大家的發言:
學生甲 | 可能含有Ca(OH)2 | 學生乙 | 可能含有Na2CO3 |
學生丙 | 可能含有CaCl2 | 學生乙 | 可能含有 ________ |
【實驗驗證】同學們對可能含有的物質進行確定,取一定量的廢液過濾,向濾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鋇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紅色褪去。
【結論】上述濾液中,還含有_________,沒有_____________。
【實驗反思】
①根據以上B實驗可知,氫氧化鈉溶液露置于空氣中容易變質,請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②現有一瓶長期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溶液,它的變質程度如何呢?
【查閱資料】Ⅰ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Ⅱ氯化鈣溶液能與碳酸鈉溶液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為了弄清久置的氫氧化鈉是否完全變質,設計了如下方案: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向溶液中滴加過量的氯化鈣溶液,并不斷振蕩 | 有__________生成 | 說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鈉 |
②取步驟①試管中的少量上層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變紅色 | 說明原溶液中一定有____________ |
【實驗結論】
該氫氧化鈉溶液_______________(填“部分”或“全部”)變質。
【反思與評價】
在上述實驗步驟①中,小強提出可用氫氧化鈣溶液代替氯化鈣溶液,你認為該方案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判斷氫氧化鈉和稀鹽酸是否反應 ; 塑料瓶變癟 ; Ca(OH)2+Na2CO3═CaCO3↓+2NaOH . 一定含有氯化鈉 . 可能含有 NaOH Na2CO3 , CaCl2、Ca(OH)2、NaOH . CO2+2NaOH═Na2CO3+H2O ; 白色沉淀 NaOH 部分 不可行 【解析】(1)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無明顯現象,為了判斷二者是否發生了反應,故先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酚酞試...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2017-2018學年度九年級化學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核電荷數為1~18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等信息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不同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______________;第二周期中,各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______;同一族(縱行)中,各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
(2)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質中可顯示不同的化合價。請寫出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4、+7的三種氧化物的化學式,并標出氯元素的化合價______。
(3)加熱氧化汞可得到汞和氧氣。試計算生成 201 克汞至少需要氧化汞的質量是多少________?
質子數(或核電荷數)不同; 從左到右,最外層電子數依次遞增; 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從上到 下,電子層數依次遞增; ,, 217g 【解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故不同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質子數(核電荷數)不同;由表可知,在第二周期中各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從左到右,最外層電子數依次遞增;同一族(縱行)中,各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為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從上到下,電...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蕪湖市2017年九年級化學競賽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一定質量的a、b、c、d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物質 | a | b | c | d |
反應前質量(g) | 6.4 | 3.2 | 4.0 | 0.5 |
反應后質量(g) | 待測 | 2.56 | 7.2 | 0.5 |
A. a和b是反應物,d可能是催化劑
B. 反應后a物質的質量為4.64g
C. c物質中元素種類,一定等于a、b兩種物質中元素的種類之和
D. 若a與物質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2:1,則a與b的化學計量數之比2:1
B 【解析】化學反應中質量減少的物質是反應物,質量增多的物質是生成物。根據反應前后物質質量及差量判斷出b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質量是3.2g-2.56 g=0.64 g,c是生成物,生成的質量是7.2 g-4.0 g=3.2 g,d的質量不變,可能作催化劑,根據質量守恒定律,a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質量是3.2 g-0.64 g=2.56 g。故該反應是a+b=c,d可能作催化劑。A. a和b是...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