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水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水是一種常用的溶劑 B.用肥皂水可區分硬水和軟水
C.水結冰后分子停止運動 D.長期飲用硬水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C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已有知識分析。 A、在溶液中,水、酒精、汽油等均可作溶劑,其中最常用的溶劑是水,對于某物質的溶液,如不特別指明溶劑,溶劑都是水,正確; B、硬水是含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軟水是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區分硬水和軟水常用肥皂水,分別與肥皂水混合后,出現泡沫較少的是硬水,出現泡沫較多的是軟水,正確; C、分子在不停的運動,故水...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8屆九年級模擬化學測試卷(4) 題型:綜合題
維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其分子式為C6H8O6,在空氣中易氧化變質.
(1)維生素C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用最簡比表示).
(2)為測定某鮮榨橙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興趣小組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1 取橙汁樣品,加入活性炭,振蕩、靜置、過濾,濾液移至小燒杯中,蓋上玻璃片.
步驟2 配制碘(I2)溶液,測得其濃度為1.27g/L(即1升碘溶液中含有1.27克I2).
步驟3 快速移取20.00mL處理后的橙汁樣品置于錐形瓶中,滴入碘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碘溶液10.00mL.(測定原理:C6H8O6+I2═C6H6O6+2HI)
①步驟1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驟3必須在步驟1、步驟2之后立即進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計算1L該橙汁樣品中含有維生素C的質量:______________g.(請寫出計算過程)
9:1:12 活性炭可以吸附橙汁中的色素,便于觀察后面反應中顏色的變化 維生素C在空氣中易氧化變質,所以步驟3必須在步驟1,步驟2后立即進行 0.44 【解析】(1)維生素C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6):(1×8):(16×6)=9:1:12 (2)①步驟1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可以吸附橙汁中的色素,便于觀察后面反應中顏色的變化。 ②步驟3必須在步驟1、步驟2之后立即進行...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屆中考全真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事實能用同一原理進行解釋的是
A. 金和鋁在空氣中都不易被腐蝕
B. 實驗室收集CO2和O2都能用向上排空氣法
C. 用嘴吹或用燒杯扣的方法,都能使燃著的蠟燭熄滅
D. 在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鹽酸或投入活性炭都能使溶液褪色
B 【解析】A. 金的化學性質穩定,耐腐蝕,鋁在空氣中表面形成了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從而阻止鋁制品進一步氧化,因此鋁制品不易被腐蝕,錯誤;B. CO2和O2的密度都比空氣的密度大,實驗室收集CO2和O2都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正確;C. 用嘴吹滅燃燒的蠟燭,是利用降低溫度至蠟燭的著火點以下的原理,用燒杯扣的方法,能使燃著的蠟燭熄滅,是利用隔絕空氣的原理,錯誤;D. 在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7~2018學年九年級第二學期3月信息反饋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括號內物質不能一次性區別開下列各組物質的是
A. CaO、CaCO3、KCl三種固體(水)
B. CaCl2、Na2CO3、K2SO4三種溶液 [Ba(OH)2溶液]
C. Cu、Fe、CuO三種固體(稀鹽酸)
D. CuCl2、NaNO3、K2CO3三種溶液 [Ca(OH)2溶液]
B 【解析】試題分析:A、氧化鈣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碳酸鈣難溶解于水,氯化鉀易溶解于水,據不同的現象可區別出,正確;B、CaCl2不與Ba (OH)2溶液反應,無現象,Na2CO3、K2SO4,都能與Ba (OH)2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無法區別,錯誤;C、根據顏色,可以把紅色的銅認出,然后讓兩種固體分別與稀鹽酸反應,固體消失,溶液的顏色由無色變為藍色的是CuO,正確;D、CuCl2溶液與...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7~2018學年九年級第二學期3月信息反饋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方程式與實際相符,且書寫正確的是
A.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4Fe+3O2=2Fe2O3
B. 洗去試管壁上附著的銅: Cu+H2SO4 =CuSO4 +H2↑
C. 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4 +H2O
D. 用氫氧化鎂中和過多胃酸:Mg(OH)2+2HCl=MgCl2+2H2O
D 【解析】A.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3Fe+2O2 Fe3O4,錯誤; B. 銅不與稀硫酸反應,不能用稀硫酸洗去試管壁上附著的銅,錯誤;C. 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3 +H2O,錯誤;D. 用氫氧化鎂中和過多胃酸:Mg(OH)2+2HCl=MgCl2+2H2O,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7~2018學年九年級第二學期3月信息反饋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分類是化學學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在利用高錳酸鉀制備氧氣的化學方程式中,沒有涉及到的物質類別是
A. 單質 B. 酸 C. 鹽 D. 氧化物
B 【解析】高錳酸鉀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沒有涉及到的物質類別是B. 酸。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種類。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化學離不開實驗,以下是實驗室部分儀器或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B儀器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組裝一套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可選擇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儀器下方的字母,下同),收集裝置可選用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寫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該發生裝置還可以制取的氣體是__________(填一種)。
(3)若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發生裝置除需A、C、E以外,還需要另外增加的儀器是_________。寫出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圖H
所示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導入。
(4)CO2能與NaOH發生反應。
[實驗過程]檢查裝置氣密性,如圖所示連接好裝置,進行實驗。
序號 | 操作步驟 | 實驗現象 |
Ⅰ | 打開彈簧夾K1,關閉彈簧夾K2、K3、K4。將20mL水注入錐形瓶I中,關閉彈簧夾K1,振蕩瓶J,打開彈簧夾K2。 | 無明顯現象 |
Ⅱ | 關閉彈簧夾K2,打開彈簧夾K4,將20mL 稀NaOH溶液注入錐形瓶K中,關閉彈簧夾K4,振蕩瓶J,打開彈簧夾K3。 | 錐形瓶J中的熱水劇烈沸騰 |
[實驗分析]錐形瓶J的熱水劇烈沸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反思]有觀點認為只需要進行實驗操作Ⅱ,即可說明CO2與NaOH發生反應.你對該觀點的看法是_______(選填“贊同”或“不贊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長頸漏斗 ACE\ABCD F CaCO3+2HClCaCl2+CO2↑+H2O H2\O2 酒精燈 2KClO32KCl+3O2↑ a _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氣體體積變小,壓強變小 不贊成 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與水反應 【解析】(1)通過分析題中所指儀器的作用可知,B是長頸漏斗;(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屬于固液常溫型,所以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可以選擇試管、鐵架臺和單孔塞;也可以選擇試管、鐵架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發生的化學反應進行了有關探究。實驗操作如下:
(1)探究1:氫氧化鈉能否與鹽酸發生化學反應?
實驗中,判斷氫氧化鈉與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2:操作2,燒杯里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驗證氫氧化鈉能與鹽酸發生化學反應后,同學們對操作2燒杯里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了探究。
【進行猜想】除酚酞外,溶液中的溶質還有:猜想①氯化鈉;猜想②_______________
(用化學式填寫)。
【實驗方案】為了證明是猜想①正確還是猜想②正確,同學們將操作2燒杯里的溶液取出一部分,倒入潔凈的試管中,選取下列試劑或用品進行實驗。理論上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
A.鋅粒 B.石蕊溶液 C. 硝酸銀溶液 D. 石灰石粉末 E.PH試紙
(3)探究3:怎樣從操作2所得溶液里提取氯化鈉晶體配制氯化鈉溶液?
有同學認為:根據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將操作2所得溶液直接蒸發結晶即可得到氯化鈉晶體。
經過討論:大家認為直接將操作2所得溶液蒸發結晶不能得到純凈的氯化鈉晶體。你認為大家做出這種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1中溶液變紅色,操作2中溶液變成無色 NaCl和HCl C 將溶液直接蒸發結晶不能除去酚酞等物質 【解析】(1)實驗中,判斷氫氧化鈉與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的實驗現象是操作1中溶液變紅色,操作2中溶液變成無色;(2) 【進行猜想】除酚酞外,溶液中的溶質還有:猜想①氯化鈉;若鹽酸過量,則猜想②NaCl和HCl;【實驗方案】為了證明是猜想①正確還是猜想②正確,同學們將操作2燒杯里的溶液取出一部分...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質量調研初三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興趣小組同學稱取10g氧化銅和碳粉,通過下列實驗對其中炭粉含量進行探究。實驗前進行知識準備:2Cu + O2 2CuO
(1)關閉彈簧夾,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寫出A中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點燃酒精燈,將尖嘴管對著火焰,以提高溫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管中發生的反應為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 2Cu + CO2↑,該反應條件是__________。
(3)反應一段時間,裝置B中一定會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D中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打開彈簧夾,繼續加熱裝置B,裝置C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直至固體顏色不再變化后停止加熱,稱量裝置C,質量比反應前增重4.4g,增重質量就是____________質量。通過計算可知裝置B中含碳元素質量為____________g。本實驗還可以通過稱量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計算出原混合物中碳的質量分數。
2H2O2O2↑+ 2H2O 氧氣具有助燃性(或氧氣使酒精燃燒更充分) 高溫 黑色固體變成紅色 CO2被NaOH完全吸收 有氣泡冒出 生成的CO2 1.2 B中玻璃管及其中固體在反應前后的總質量 【解析】(1)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和氧氣,反應方程式為2H2O2O2↑+ 2H2O (2)尖嘴管中放出的是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或氧氣使酒精燃燒更充分),提供更高的溫度...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