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用淘米水澆花、噴灌或滴灌澆地可以節約用水
B. 直接排放生活和工業污水會造成天然水的污染
C. 硬水煮沸后,滴加肥皂水振蕩,泡沫比原來更少
D. 電解水的實驗可以證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C 【解析】A、將淘米水、洗菜水用來澆花、沖廁所,屬于一水多用,可以節約用水,正確; B、直接排放生活和工業污水會造成天然水的污染,正確;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將硬水轉化為軟水,軟化后的水加肥皂水后,產生的泡沫比未煮沸前多而不是少,錯誤;D、電解水生成了氫氣和氧氣,說明了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正確。故選C。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秦安縣2018屆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
A. 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 B. 稀釋濃硫酸
C. 過濾操作 D. 蒸發操作
A 【解析】A、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不能將pH試紙直接插入待測溶液中,會污染待測液體,應該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體涂抹在pH試紙上,在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故A錯誤; B、稀釋濃硫酸是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的攪拌,,故B正確; C、該過濾操作正確; D、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的攪拌,防止液體外濺,正確。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2018屆中考化學一模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象關系合理的是
A. 硫在含有氧氣的密閉容器內燃燒,容器內原子個數隨時間變化的關系
B. 往二氧化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質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
C. 等質量的鎂粉和鐵粉分別與過量且濃度相同的稀鹽酸反應,放出的氫氣質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
D. 在恒溫條件下往飽和蔗糖溶液中不斷加入蔗糖固體,溶質質量分數隨時間變化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鄭州市中招適應性測試(鄭州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8·鄭州二模)有一包鎂和氧化鎂的混合物共6.4g,與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24g,則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
A. 1.6g B. 2.4g C. 3.2g D. 4.0g
A 【解析】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氧化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水,根據所得溶液中溶質硫酸鎂的質量為24g,可以計算鎂元素的質量,進一步可以計算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24g硫酸鎂中,鎂元素的質量為:24g××100%=4.8g,則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6.4g-4.8g=1.6g,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鄭州市中招適應性測試(鄭州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水管因結冰而破裂的原因是( )
A. 水分子個數增多 B. 水分子體積變大
C. 水分子運動速率加快 D. 水分子間間隔變大
D 【解析】水結冰后體積變大,是因為水分子間的間隔發生了改變,水分子質量沒有改變、水分子數目沒有增減,運動速率減慢了但不是體積變大的原因,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隨州市2018屆化學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在化學反應中,物質所含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的反應就是氧化還原反應. 例:2Na+Cl2=2NaCl,反應前后,Na、Cl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該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
(1)根據化合價是否變化分析,下列反應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填序號)______.
A.2Mg+O22MgO;B.CaO+H2O=Ca(OH)2 ;C.2KClO3
2KCl+3O2↑ D.H2+CuO
Cu+H2O
(2)含有高價態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氧化性,如在氯化鐵溶液中,氯化鐵能將單質銅氧化成氯化銅,自身被還原成氯化亞鐵.試回答:
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
②向上述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適量的鋅粉反應后過濾,向過濾后得到的固體物質上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紙上一定含有的固體是(寫化學式)________.
B 2FeCl3+Cu=2FeCl2+CuCl2 Cu、Fe. 【解析】 (1)A、鎂元素的化合價從0升高到+2價,O元素的化合價從0降低到-2價,有化合價的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A錯誤;B、反應中Ca、H、O三種元素的化合價都沒有變化,則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B正確;C、Cl元素的化合價從+5降到-1,O元素的化合價從-2升高到0,有化合價的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C錯誤;D、H元素...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隨州市2018屆化學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新裝修房室內存在甲醛(CH2O)、苯(C6H6)等有害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醛分子中含有水分子 B. 甲醛中碳元素質量分數為40%
C. 苯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1 D. 甲醛和苯都屬于無機化合物
B 【解析】A.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氧原子構成的,其中不含水分子,故錯誤; B.甲醛(CH2O)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100%=40%,故正確; C.苯(C6H6)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6):(1×6)=12:1,故錯誤; D.甲醛(CH2O)、苯(C6H6)均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MgSO4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不斷增大
B. t1℃時,KCl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都小于20%
C. 將t2℃的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 ,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MgCl2>MgSO4>KCl
D. 在0~t1℃范圍內,MgSO4的飽和溶液中含有少量KCl,應通過蒸發結晶來提純MgSO4
B 【解析】A、根據溶解度曲線可知,硫酸鎂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先增大,后減小,錯誤; B、 t1℃時,KCl的溶解度為20g,t1℃時,飽和KCl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00%=16.7%,所以t1℃時,KCl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都小于20%,正確; C、MgCl2、KCl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MgSO4t1℃時的溶解度小于t2℃時的溶解度,所以將t2℃時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學業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的哪些用途與它的物理性質有關:①用氧氣作助燃劑 ②用鋁做炊具 ③氬氣和氮氣作燈泡的保護氣 ④Ca(OH)2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⑤用花崗巖鋪地面,以上說法正確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⑤ D. ②④⑤
C 【解析】①用氧氣作助燃劑時需要發生化學變化,故利用了氧氣的化學性質 ②用鋁做炊具利用了鋁的導熱性,是鋁的物理性質 ③氬氣和氮氣作燈泡的保護氣是因為氮氣和氬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故是化學性質 ④Ca(OH)2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中和反應的原理,故是化學性質 ⑤用花崗巖鋪地面利用了花崗巖的外表好看,是物理性質,故以上物質的用途中利用了物理性質的有②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