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化學學習過程要關注物質的性質以及能發生哪些變化和發生變化過程中的現象。現有A、B、C三種物質,它們可能是O2、Fe、H2O、H2O2、CaO、Fe2O3、HCl、NaOH、Ca(OH)2、Na2CO3中的—種。
(1)若A、B中含有相同的金屬元素,并均可與C的溶液反應,生成金屬元素化合價不同的兩種鹽溶液。則C的化學式是______;請寫出發生的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 、_______________。
(2)若A、B、C是三種不同類別的物質,分別屬于酸、堿和鹽,將它們依次加入同一個燒杯中:
① 若均無明顯現象,則A、B、C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學式);
② 若能產生白色沉淀,寫出酸、堿中和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HCl Fe2O3+6HCl==2FeCl3 + 3H2O Fe+2HCl=FeCl2+H2↑ HCl、NaOH、Na2CO3 2HCl+ Ca(OH)2 ==CaCl2 +2H2O 【解析】(1)Fe+2HCl== FeCl2+H2↑,Fe2O3+6HCl==2FeCl3 + 3H2O,所以C是HCl (2)①所給物質中只有Na2CO3屬于鹽,2HCl+ Ca(OH)2 ==CaCl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岳陽市城區2018年十二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物質在溶液中能共存的是( )
A. NH4NO3、NaOH、NaCl B. NaCl 、HCl、NaOH
C. Na2CO3、AgNO3、NaCl D. KCl、KNO3、NaCl
D 【解析】A、硝酸銨和氫氧化鈉反應會生成氨水和硝酸鈉,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不能共存,錯誤;B、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會生成氯化鈉、和水,氫離子、氫氧根離子不能共存,錯誤;C、硫酸鈉會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碳酸銀沉淀和硝酸鈉,硝酸銀和氯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和硝酸鈉,不能共存,錯誤;D、三種物質中的離子交換成分后不會生成沉淀、氣體、水,三種物質可以共存,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東營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五四學制)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是 ①以客觀事實為基礎 ②根據反應現象 ③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④根據反應條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解析】書寫化學方程式要注意的兩個原則:一是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絕不能憑空臆想、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二是要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等號兩邊各原子的種類與數目必須相等。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密云區2018屆初三化學一模試卷 題型:單選題
我國稀土產量居于世界第一位。元素Eu是一種稀土元素,在激光材料及原子能工業中有重要的應用。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銪屬于非金屬元素 B. 銪的原子序數是63
C. 銪原子中質子數為63 D. 銪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2.0
A 【解析】A、由圖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稱為“銪”,其偏旁部首為“金”,則屬于金屬元素,說法錯誤;B、由圖中的信息可知,原子序數為63,說法正確;C、在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銪原子中質子數為63,說法正確;D、由圖可知,名稱下方的數字為相對原子質量,即相對原子質量為152.0,說法正確。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南山集團東海外國語學校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現有含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50g,向該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1)求混合溶液中CuCl2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_;
(2)求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數)
27% 11.0% 【解析】設混合溶液中CuCl2的質量分數為x。 2NaOH + CuCl2 ===2NaCl+ Cu(OH)2↓ 135 98 50g×x 9.8g =,解得x=27% (2)根據圖像可知,與稀鹽酸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40g,設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y。 NaOH + HCl == NaCl + H2O 40...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南山集團東海外國語學校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燒杯中盛有一定質量的MgO 和MgCO3固體混合物中,向其中加入稀硫酸100g ,恰好完全反應,得到104g 該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該不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最接近的是( )
A. 11.5% B. 18.9% C. 5.1% D. 25.9%
A 【解析】【解析】 由方程式可得: MgO+2HCl=MgCl2+H2O 溶液增重 40 95 40 MgCO3+2HCl=MgCl2+H2O+CO2↑ 溶液增重 84 95 44 84-44=40 可知,當溶液的增重相同時,生成的氯化鎂的質量相同,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是相同的; 設生成的氯化鎂的質量為x, MgCl2--------溶液增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南山集團東海外國語學校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所示,小紅同學用足量的鋅粒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一定量的氫氣,發現液面剛好不與鋅粒接觸而又無稀硫酸可加。若從長頸漏斗中加入適量的下列試劑,且不影響生成氫氣的量,你認為最合適的是( )
A. 飽和氫氧化鋇溶液 B. 飽和氨鹽水 C. 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D. 飽和食鹽水
D 【解析】加入的試劑,不影響生成氫氣的量,則該試劑不能與酸反應。A. 飽和氫氧化鋇溶液,能與酸反應,不符合題意;B. 飽和氨鹽水,能與酸反應,不符合題意;C. 飽和碳酸氫鈉溶液,能與酸反應,不符合題意;D. 飽和食鹽水不與酸反應,加入后,液面上升,反應物之間能接觸了,反應開始進行,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南開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建立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的相互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構成物質的粒子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1)圖1中甲表示的是_____;
(2)氧氣、汞和硫酸銅三種物質中,由離子構成的是_____ (寫化學式);
(3)如圖2所示,將滴有石蕊溶液的濾紙放入試管中,試管口放置一沒有濃鹽酸的棉花,可觀察到的現象是濾紙從右到左變_____色;
(4)圖3為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當X=_____時,該粒子是原子;
(5)圖4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該化學變化中發生根本改變的粒子是_____(填“原子”或“分子”),變化過程中同種原子的個數_____(填“有”或“沒有”)改變;參加反應的A2與B2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_____。
原子; CuSO4; 紅; 10; 分子; 沒有; 1:2; 【解析】(1)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離子,所以甲是原子;(2)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汞是由汞原子構成的,硫酸銅是由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的;(3)根據微觀粒子是不斷運動的,石蕊試液遇顯酸性的溶液變紅。因為氯化氫分子是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當遇到石蕊試液時,能使滴有石蕊的濾紙變紅,所以,濾紙由右至左逐漸變紅;(4)...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高明市2018屆九年級第二階段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A. 用水制冰 B. 用糧食釀酒
C. 用干冰降雨 D. 用木材制桌椅
B 【解析】A、用水和冰都是水分子構成的,變化過程中發生的是物理變化,利用其物理性質,故錯誤; B、用糧食釀酒是發生的化學變化,利用其化學性質,故正確; C、用干冰降雨是利用干冰的升華,發生的是物理變化,利用其物理性質,故錯誤; D、用木材制桌椅發生的是物理變化,利用其物理性質,故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