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 | 蔗糖溶解 | B. | 滴水成冰 | C. | 花香四溢 | D. | 鐵器生銹 |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 |
專題: |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
分析: |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有無新物質生成,據此抓住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
解答: | 解:A、蔗糖溶解是指蔗糖分子與水分子的簡單混合,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滴水成冰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花香四溢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D、鐵器生銹過程的過程中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D. |
點評: |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這里的新物質是指和變化前的物質是不同種的物質,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用語是最簡明、信息豐富、國際通用的語言.請用化學用語填空:
①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 ; ②最氫的氣體 ;
③氧化亞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_; ④硝酸鉀中的陰離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班同學如圖裝置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先用彈簧夾夾住乳膠管.點燃紅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廣口瓶內水面變化情況.實驗完畢,甲同學的廣口瓶內水面上升明顯小于瓶內空氣體積的,乙同學的廣口瓶內水面上升明顯大于瓶內空氣體積的
.
下列對這兩種現象解釋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學可能使用紅磷的量不足,瓶內氧氣沒有消耗完
②甲同學可能未塞緊瓶塞,紅磷熄滅冷卻時外界空氣進入瓶內
③乙同學可能沒夾緊彈簧夾,紅磷燃燒時瓶內部分空氣受熱從導管逸出
④乙同學可能插入燃燒匙太慢,塞緊瓶塞之前,瓶內部分空氣受熱逸出.
| A. | 只有①③ | B. | 只有②④ | C. | 只有①②③ | D. | ①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 驗證氧氣是否集滿,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中 |
| B. | 氧氣能跟所有物質發生氧化反應 |
| C. | 水中的生物能生存,是因為氧氣極易溶于水 |
| D. | 液態氧氣和固態氧氣都是淡藍色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回收廢舊電池的同時,開展了如下的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廢舊干電池填料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錳、炭粉、氯化銨和氯化鋅等,其中氯化銨、氯化鋅可溶于水.
【實驗1】廢干電池的拆卸與處理
(1)興趣小組同學將廢舊干電池卸下的鋅筒、碳棒沖洗干凈,備用.
(2)將銅帽放入鹽酸中,除去銹污,沖洗備用.
【實驗2】檢驗廢干電池筒內黑色固體中MnO2的存在
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操作②中過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操作③灼燒黑色濾渣時,會產生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該氣體為 .
(3)操作④試管中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該氣體為 .
(4)由此得出結論:濾渣中除含有 外,還含有黑色粉末 .
【實驗3】利用回收鋅皮制取氫氣及相關探究
(1)用鋅皮和稀硫酸制取氫氣.用適當的發生裝置,采用排水法收集并測定氫氣的體積(如圖),氣體從裝置A導管口 (填“a”或“b”) 進,選用儀器B測量排出水的體積,儀器B名稱是 .
(2)探究影響鋅與稀硫酸反應快慢的因素.反應過程中用前10min 內
收集的氫氣體積比較反應的快慢.控制其他條件相同,進行下表4組實驗,獲得數據如表.
實驗編號 | 試劑[來源:學科網ZXXK] | 前10 min內產生的 氫氣體積(mL) | |
鋅的純度 | 稀硫酸的體積和濃度 | ||
a | 純鋅 | 30 mL 30% | 564.3 |
b | 含雜質的鋅 | 30 mL 30% | 634.7 |
c | 純鋅 | 30 mL 20% | 449.3 |
d | 純鋅 | 40 mL 30% | 602.8 |
【數據分析】
①比較實驗a和實驗b得到的結論是: .
②為了研究硫酸濃度對反應快慢的影響,需比較實驗 (填實驗編號).
③探究影響該反應快慢的因素,還需控制的條件是: (舉一例即可).
【實驗4】探究經處理干凈的二氧化錳在氯酸鉀分解反應中的催化作用
(1)把干燥純凈的24.5g氯酸鉀和5.5g二氧化錳混勻、裝入大試管中,加熱.
(2)待反應完全后,將試管冷卻、稱量,得到20.4g殘留固體.
(3)再將殘留固體經溶解、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得到5.5g黑色固體.
【數據分析】
①該實驗說明:二氧化錳在氯酸鉀分解反應前后, 不變.
②完全反應后制得氧氣的質量是 g.(提示:已知所有化學反應遵循如下規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各生成物的質量總和)
【實驗反思】
要證明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分解反應的催化劑,還要做一個對比實驗:將等質量的2份氯酸鉀粉末,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上述實驗所得二氧化錳混勻、裝入試管,另一份裝入另一試管,加熱,比較 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化學符號填空:
(1)2個鐵原子___________ (2)4個硫酸根離子______________
(3)3個水分子___________ (4)正三價的鋁元素_____________
(5)氧化鐵______________ (6)氮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