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發生變化時,常常會表現出吸熱或放熱現象,下列變化會吸熱的是( )
A. 碳與二氧化碳反應 B. 氧化鈣和水混合 C. 鎂和稀鹽酸反應 D. 天然氣燃燒
A 【解析】A、碳還原二氧化碳的條件是持續高溫加熱,是吸熱反應,正確;B、氧化鈣與水后反應,溶液溫度升高,說明該變化放出熱量,錯誤; C、金屬和酸反應時放出熱量,溫度升高,錯誤;D、物質燃燒時都會放出熱量,人們利用可燃物燃燒獲得能量,錯誤。故選A。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2018屆九年級一模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生活處處有化學。
(1)空氣中能供給呼吸的氣體是(___)(填字母序號)
A.氮氣B.氧氣C.稀有氣體D.二氧化碳
(2)河水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3)生活中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屬于合成材料的是(___)(填字母序號)
A.鐵鍋B.塑料桶C.純羊毛衣
(4)蛋白質、油脂和葡萄糖中,屬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
(5)將鎂鋁合金與鋁片相互刻畫,在鋁片表面留下明顯劃痕,說明鎂鋁合金的硬度_______鋁的硬度(填“大于”或“小于”)。
(6)下列方法不能防止鋼鐵腐蝕的是(___)(填字母序號)
A.表面鍍鉻B.表面涂油漆C.部分浸入食鹽水
B B 蛋白質 大于 C 【解析】(1)空氣中能供給呼吸的氣體是氧氣;(2)河水中含有泥沙等雜質,屬于混合物;(3)生活中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屬于合成材料的是:A、鐵鍋屬于金屬材料,錯誤;B、塑料桶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正確;C、純羊毛衣屬于天然有機化合物,錯誤;(4)蛋白質、油脂和葡萄糖中,屬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蛋白質;(5)將鎂鋁合金與鋁片相互刻畫,在鋁片表面留下明顯劃痕,說明鎂鋁合金的硬度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按以下方案探究室溫時硫酸銨飽和溶液的酸堿度。
【猜想與假設】溶液的pH可能為: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
【設計與實驗】要測定該溶液的酸堿度,不能采用下列物質中的_______(填序號)來進行實驗。
①紫色石蕊試液 ②無色酚酞 ③pH試紙
組內同學分別進行如下實驗:
甲同學:取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干凈玻璃棒蘸取硫酸銨溶液沾在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測得pH<7。
乙同學:取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餾水將pH試紙潤濕,然后用干凈玻璃棒蘸取沾在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測得pH<7。
丙同學:將pH試紙直接浸入硫酸銨溶液中,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測得pH<7。
【評價與反思】三位同學中,操作正確的是____同學,指出其余兩位同學操作上的錯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后果分別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與分析】該小組同學根據實驗得出以下結論: ①硫酸銨溶液雖然顯酸性,但硫酸銨不是酸,而是鹽。②凡是鹽的溶液都顯酸性。
你認為上述結論錯誤的是第______條(填①或②),請舉一例說明該條結論不正確,例:_______。
【答案】 PH﹤7 PH=7 PH﹥7 ①② 甲 乙同學先用蒸餾水將PH試紙潤濕了 丙同學將PH試紙直接浸入硫酸銨溶液中 乙同學測得的PH偏大; 丙同學會污染硫酸銨溶液 ② 碳酸鈉溶液顯堿性
【解析】【猜想或假設】溶液可呈現酸性堿性或者中性,故答案為:pH<7;【設計和實驗】指示劑可測量溶液的酸堿性但不能測量酸堿度,故答案為:①②;【評價與反思】正確的PH試紙的使用方法是取待測液少許涂與其上進行檢驗;【結論與分析】測得溶液的pH<7,說明硫酸銨的溶液呈酸性;并不是所有的溶液都是中性的,碳酸鈉的溶液就呈堿性。
【題型】科學探究題
【結束】
18
某化學實驗活動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進行了有關實驗。請你參與他們進行的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久置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與探究】
(1)實驗如下:
實驗操作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及解釋 |
步驟一:取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 實驗過程中始終沒有氣泡產生。 | 則證明猜想______成立。 |
步驟二:另取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鋇溶液。 | 實驗過程中產生_______。 | 則證明猜想Ⅱ或Ⅲ成立。此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
(2)為了進一步的驗證猜想結果,小明同學提出如下實驗方案:繼續步驟二的實驗,過濾,然后向濾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若酚酞變紅,則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變紅,則猜想Ⅱ成立。
小華同學立即對小明同學的方案提出了質疑,通過查閱資料知道,氯化鋇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但碳酸鈉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或“堿”),能使酚酞變紅,因此他認為該方案的操作步驟中應該改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小組的同學展開討論,又提出了一個定量實驗方案,通過測定產生沉淀的質量來證明猜想Ⅱ或Ⅲ成立。實驗如下:準確稱取m克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鋇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稱得沉淀的質量為n克,若猜想Ⅱ成立,則m與n的關系式為(用含m和n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若猜想Ⅲ成立,則m與n的關系式又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與交流】久置的固體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和Na2CO3 Ⅰ 白色沉淀 BaCl2+Na2CO3=BaCO3↓+2NaCl 堿 滴加過量的氯化鋇溶液 n =197m/106( 或n=1.86m或m=106n/197或m=0.54n) 0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常溫下既能與CO2反應,又能與CaO反應的是( )
A.鹽酸 B.水 C.NaCl D.NaOH
B 【解析】 常溫下,二氧化碳溶于水同時發生化合反應產生碳酸,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O2+H2O═H2CO3,水與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aO+H2O═Ca(OH)2,鹽酸、氯化鈉、氫氧化鈉雖然分別能與CO2、CaO反應,但需要條件,常溫下做不到既能與CO2反應,又能與CaO反應.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為保護水資源,下列做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A. 逐步淘汰高耗水生產工藝 B. 園林花圃采用大水漫灌
C. 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排放 D. 加強對水資源的監測
B 【解析】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產工藝,能節約用水,正確;B、園林花圃采用大水浸灌,浪費的大量的水資源,不利于節約用水,錯誤;C、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排放,能減少水體污染,正確;D、加強對水資源的監測,防止水體污染,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金屬材料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汞屬于金屬材料
B. 銅有良好的導電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電線
C. 鋁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鋁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
D. 鋁、鐵、銅都是銀白色金屬
D 【解析】A、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汞屬于金屬單質,正確;B、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可以用來做電線,正確;C、鋁具有自我保護作用,鋁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鋁進一步被氧化,正確;D、銅為紫紅色金屬,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歸納與反思是學習化學的重要環節。下列歸納完全正確的是
A.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 B.化學與環境 |
N2化學性質穩定﹣填充食品袋防腐 O2支持燃燒﹣可做火箭燃料 | 燃料完全燃燒﹣減少污染物排放 過量排放CO2﹣形成溫室效應 |
C.日常生活經驗 | D.元素與人體健康 |
鑒別硬水、軟水﹣用肥皂水 酒精不慎灑出著火﹣立即用水滅 | 缺碘﹣易引起貧血 喝牛奶﹣有利于補鈣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無毒,可以填充食品袋防腐;氧氣能夠支持燃燒,不能燃燒,因此不能用作燃料,錯誤;B、燃料燃燒越充分,產生的污染物越少;二氧化碳是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過量排放二氧化碳會導致溫室效應,正確;C、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時,如果產生的泡沫較多,是軟水,如果產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因此利用肥皂水可以區分硬水和軟水;酒精的密度比水小,因此酒精不慎灑出著火時,不能用水滅火,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東莞市堂鎮六校2018屆考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下圖是硫酸銅溶液與鋅粒反應前后溶液中主要離子變化示意圖。
(1)鋅與硫酸銅溶液發生反應中變化的微觀粒子是____________。
(2)反應中過量的物質是__________(寫化學式)。
(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反應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
Zn與Cu2+ CuSO4 Zn+CuSO4=ZnSO4+Cu 有紅色固體析出 【解析】(1)減少的微粒是參加反應的微粒,增加的微粒是生成的微粒,由圖中信息可知,鋅與硫酸銅溶液發生反應中變化的微觀粒子是Zn與Cu2+; (2) 從圖中可知反應后仍然有銅離子,說明硫酸銅有剩余;化學式為:CuSO4;(3)鋅和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CuSO4=ZnSO4+Cu,反應現...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惠州市畢業生學業綜合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一定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輪胎爆炸
B. 打開濃鹽酸瓶蓋,從瓶口涌出白霧
C. 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氣中后液面產生了一層白膜
D. 通常狀況下的氧氣通過低溫加壓變成了淡藍色液體
C 【解析】A、輪胎爆炸是由于輪胎中的氣體受熱膨脹,分子之間的間隙變大而引起的,發生的是物理變化,錯誤; B、打開濃鹽酸瓶蓋后,由于濃鹽酸具有強烈的揮發性,故打開瓶蓋后,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溶解在空氣中的水蒸氣中形成鹽酸小液滴,故有白霧現象出現,該變化是物理變化,錯誤; C、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氣中后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發生反應生成碳酸鈣,故液面產生了一層白膜,該變化中有新物質的生...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