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郝穎同學在化學課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人呼出的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氣體,就這一過程而言,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A.建立假設 B.收集證據 C.設計實驗 D.做出結論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紅同學在化學實驗課上建議用碘水可將淀粉溶液與食鹽溶液區別開來,這個環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 提出假設 B. 交流評價 C. 設計實驗 D. 作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學生在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時,實驗情況如下:
[提出問題]從上述實驗現象中,你發現了什么問題?
[猜想]針對你發現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大膽提出你的一個猜想:
[設計方案]根據你的猜想,任選下列實驗用品,進行實驗設計。
實驗用品:10%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相同大小的鋁片(若干)、氯化鈉試管、試管夾、酒精燈、鑷子、藥匙、砂紙
操作步驟(用圖示說明或文字敘述均可) | 可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 相應的結論 |
鋁片表面有氣泡產生 | 我的猜想正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如下圖所示,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圖中標有①②的儀器名稱:① ;② 。
寫出用裝置A制取O2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A裝置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目的是 ;檢驗O2的方法是 。
在制取過程中,使用了排水法收集O2,但發現收集到的氣體不純,可能的原因是 (只需填一種即可)。
若某同學要用裝置F收集并測定O2 體積,還需要儀器 ,該儀器應與 (填“長”、“短”)導管相連,如果裝置F中未裝滿水則對實驗的結論 (填“有影響”、“無影響”)。
驗證CO2的性質
若要用裝置F 驗證二氧化碳 與水,則在F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若改用圖所示裝置進行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的實驗(已知氮氣的密度小于空氣),操作為:A從分液漏斗中滴加適量水;B從a端通入二氧化碳;C從b端通入氮氣;D將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放入廣口瓶中,實驗操作順序最合理的是 (有些操作可重復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氯元素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氯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元素
C.氯原子易得電子形成氯離子(Cl﹣)
D.氯氣(Cl2)是由氯氣分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A.按質量計算,空氣 中含有氮氣約78%,氧氣約21%
B.空氣中各種成分的含量是相對穩定的
C.空氣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天然資源
D.PM2.5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將五氧化二磷的化學式填在下表中相應的位置,并根據下表回答有關問題:[除(3)外,各小題均用序號填空]
序號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物質名稱 | 甲烷 | 氧氣 | 燒堿 | 干冰 | 五氧化二磷 |
化學式 | CH4 | O2 | NaOH | CO2 | P2O5 |
(1)表中的物質屬于單質的是 ,屬于有機物的是 .
(2)表中的物質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可用于制肥皂、造紙等工業的堿是 .
(3)寫出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4)若要測定某燒堿溶液的酸堿度,不能選用下列選項中的 .
①無色酚酞溶液;②紫色石蕊溶液;③pH試紙
(5)我國福建生產一種檳榔芋,芋皮上含有一種堿性的物質﹣﹣皂角素,皮膚沾上它會奇癢難忍.你認為可選用下列中的 來涂抹止癢.
①食醋;②熟石灰;③肥皂水;④檸檬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有黑煙生成
B.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有黑色固體生成
C.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瓶壁有水霧出現
D.白磷在氧氣中燃燒,有大量白煙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t1℃時,將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鉀分配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1所示,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
(1)燒杯②種的上層清液是否達到飽和狀態? (填“是”“否”或“無法判斷”);
(2)燒杯①中溶解的溶質是 (寫名稱或化學式);
(3)將t1℃時50g硝酸鉀的飽和溶液稀釋成10%的溶液,需加水 g;
(4)關于圖1中燒杯內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燒杯①內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燒杯②內上層清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B.蒸發一定量的水,兩燒杯中都一定有固體析出
C.將兩個燒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攪拌后,燒杯中一定還有剩余固體
D.將溫度升高到t2℃,兩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不考慮水的蒸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