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根據信息提供的反應原理結合反應的條件分析;
②根據氧氣的密度比水小的事實分析;
(2)①根據碳酸鹽的檢驗也就是檢驗碳酸根離子,在檢驗時,滴加鹽酸,有氣泡冒出,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有碳酸根的原理分析;
②根據I中鐵屑和過量稀鹽酸反應產生氫氣,在密閉空間中氣壓增大,I中溶液進入II中,II中鋅粒與液體中的稀鹽酸反應產生氫氣分析.
解答 解:(1)①過氧化氫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分解產生氧氣和水,過氧化氫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催化劑\;}}{\;}$2H2O+O2↑;
②根據氧氣的密度比水小的事實分析,應在裝置Ⅱ中放入制氧劑,制氧劑的主要成分是過碳酸鈉和催化劑,過碳酸鈉加入水中后,分解產生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再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產生氧氣,產生的氧氣需通入裝置的Ⅰ中水中凈化,從而判斷氧氣的出口為a.
(2)①碳酸鹽的檢驗也就是檢驗碳酸根離子,在檢驗時,滴加鹽酸,有氣泡冒出,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有碳酸根.所以若在裝置的Ⅰ、Ⅱ中放入其它試劑檢驗碳酸鹽:實驗過程中,因為氣體密度比液體小,只能從b處加入試劑后,需將產生氣體的一側b密閉,這時,Ⅰ中盛放的試劑是澄清石灰水;
②I中鐵屑和過量稀鹽酸反應產生氫氣,在密閉空間中氣壓增大,I中溶液進入II中,II中鋅粒與液體中的稀鹽酸反應產生氫氣.
故答案為:(1)①2H2O2$\frac{\underline{\;催化劑\;}}{\;}$2H2O+O2↑;
②a;
(2)①澄清石灰水;
②I中溶液進入II中,II中產生無色氣體.
點評 本題屬于信息題的考查,解題的關鍵是通過獲取題目有關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完成問題的解析,這種題往往是起點高而落點低,難度不大.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uSO4、HCl、MgSO4、NaOH | B. | H2SO4、FeCl3、NaOH、NaCl | ||
C. | NaCl、Ba(OH)2、Na2CO3、Na2SO4 | D. | K2SO4、Na2CO3、BaCl2、H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18 | B. | 176 | C. | 294 | D. | 4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