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圖中“→”表示轉化關系,“——”表示相互可以發生反應(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未標出)。F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A、B、G、H是氧化物,C、I是單質,D、E中含有三種元素,D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請回答下列問題:
(1)D的化學式是: (2分);
(2)請寫出C的一種用途: (2分);
(3)寫出H轉變為G的化學方程式: (2分);
(4)A與B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2分)。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家在環境問題上提出的最新構想是變廢為寶,資源循環利用。例如將燃料進行如下循環:燃料燃燒產物
燃料,這樣既可解決能源問題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構想中兩個轉化過程的變化為( )。
A.(1)為物理變化,(2)為化學變化
B.均為化學變化
C.(1)為化學變化,(2)為物理變化
D.均為物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
B.該是一種金屬元素
C.該粒子是陽離子
D.該粒子具有穩定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從2013年9月1日起,國家氣象中心便于每天8時和20時進行全國24小時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發布重度污染預警啟動應急措施的條件為:連續12小時AOI大于200,且當前PM2.5小時濃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預計未來24小時不會明顯好轉。下列情況不會增加空氣中PM2.5的是( )
A.汽車排放尾氣 B.秸稈焚燒還田 C.工廠排放的廢氣 D.植樹造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下列化學用語中數字“3”的含義正確的是( )
①; ②Fe3+; ③3H; ④SO3
A.①中的數字“3”表示鋁原子有三個電子層
B.②中的數字“3”表示鐵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
C.③中的數字“3”表示三個氫原子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制取氧氣。分液漏斗可以通過活塞控制液體滴加速度(如下圖所示)。根據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 |
(1)分液漏斗中應放入的物質是 ,錐形瓶中應放入的物質是 。放入藥品的順序是 。寫出用該方法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
(2)某同學要想收集一瓶較純凈的氧氣,應選用的裝置是 (填序號)。若選用C裝置收集氧氣,集氣瓶內的導管要伸入到 處(填C裝置中的字母)。但該同學在觀察到錐形瓶內有大量氣泡時,開始用C裝置收集氧氣,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見木條復燃,其原因可能是
。如果該同學動作太慢,氧氣還沒有收集滿,錐形瓶內的反應已經停止。若想要收集滿這瓶氧氣,在不拆卸裝置的前提下,請你幫助他想出兩種辦法。① 。
② 。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和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時,都可以選用 裝置作為發生裝置。寫出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
(4)實驗室可用雙氧水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高錳酸鉀、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和物的方法制取氧氣,三種方法相比,哪種方法更好? ,其優點是 (填編號)①生成物中只有氧氣 ②生成物不污染環境 ③不需加熱 ④需加熱
(5)若用裝置B制取氧氣,當錐形瓶中反應很劇烈,據此提出實驗安全注意事項是
(填編號)①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 ②用體積較小的錐形瓶 ③加熱反應物
(6)當用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時,所選用的裝置還缺少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銅用于制導線,是由于銅有良好的導電性
B.氮氣常用作保護氣,是由于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C.二氧化碳用于滅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氣大
D.鐵制品表面涂“銀粉”(鋁粉)防生銹,是由于鋁的化學性質比鐵穩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