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x:y=4:1 | B. | x:y=1:4 | C. | x:y=1:1 | D. | x:y=2:1 |
分析 樣品加入鹽酸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根據二氧化碳質量可求出碳原子質量,加熱完全分解得到氧化鎂,根據氧化鎂的質量求出鎂原子的質量,再根據m(C):m(Mg)=(12x):(24x+24y),求出x與y的比.
解答 解:兩份等質量的樣品:①加入過量鹽酸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碳原子的質量=4.4g×$\frac{12}{44}$=1.2g;
②加熱至完全分解得到固體MgO6g,鎂原子質量=6g×$\frac{24}{40}$=3.6g;
在xMgCO3.YMg(OH)2(x中碳元素和鎂元素的質量比為12x:(24x+24Y)
m(C):m(Mg)=(12x):(24x+24y)=1.2:3.6,所以x:y=2:1.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組成的推斷,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化學反應中原子守恒來解答.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某溶液用pH試紙測試,pH試紙變藍色(pH約為10),則該溶液一定呈堿性 | |
B. | 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 | |
C. | 在某固體物質中加入稀鹽酸,產生大量氣泡,該物質一定是碳酸鹽 | |
D. | 在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則兩者恰好完全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操作一:取天然堿樣品少量溶于足量水后,加入過量的CaCl2稀溶液(如果操作一有沉淀,則進行操作二) | 無沉淀出現 | 假設一成立 |
操作二:待操作一中反應充分后過濾,并在濾液中加入過量的Ca(OH)2溶液,觀察 | 無沉淀出現 | 假設二成立 |
產生白色沉淀 | 假設三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化學引領了相關科學與技術的進步 | |
B. | 糧食、能源、環境三大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化學 | |
C. | 化學使人類告別只依賴天然材料、天然藥物、天然肥料的時代 | |
D. | 化學用品在生產制備過程中會產生有害物質,造成環境污染,應抑制化學發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二氧化碳可用來作滅火劑、制泠劑 | |
B. | 利用固態二氧化碳可以進行人工降雨 | |
C. | 溫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對植物生長不利 | |
D. | 大氣中二氧化碳過多會造成溫室效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