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鋇、氫氧化鈉、碳酸氫銨、氯化鈉、無水硫酸銅、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少量該粉末置于燒杯中,未嗅到任何氣味;向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充分攪拌,靜置后,觀察到上層溶液呈無色,燒杯底部有藍白色固體;過濾。
②向上述濾液中滴加幾滴硝酸銀溶液,溶液變渾濁。
③將上述濾渣投入盛有足量稀鹽酸的燒杯中,充分攪拌,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產生,燒杯底部有白色固體剩余。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白色粉末中可能有氯化鈉和碳酸鈣
B. 白色粉末中肯定沒有碳酸氫銨,可能有氯化鈉
C. 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鋇、氫氧化鈉、無水硫酸銅和碳酸鈣
D. 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氫氧化鈉和無水硫酸銅,且二者的質量比一定為1:2
【答案】BC
【解析】
取該粉末置于燒杯中,未嗅到任何氣味,說明該粉末不能同時存在碳酸氫銨和氫氧化鈉;向燒杯中加水,觀察到上層溶液呈無色,燒杯底部有藍白色固體,即有氫氧化銅沉淀產生,可能有硫酸鋇、碳酸鈣沉淀,說明該粉末中一定有無水硫酸銅、氫氧化鈉,一定不存在碳酸氫銨,可能有氯化鋇、碳酸鈣;向上述濾液中滴加幾滴硝酸銀溶液,溶液變渾濁,說明濾液中有氯離子,可能有氯化鋇、氯化鈉;將上述濾渣投入盛有足量稀鹽酸的燒杯中,充分攪拌,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產生,說明有碳酸鈣,燒杯底部有白色固體剩余,說明有硫酸鋇沉淀,即有氯化鋇,因此可知,該粉末中一定有無水硫酸銅、氯化鋇、氫氧化鈉、碳酸鈣,一定沒有碳酸氫銨,可能有氯化鈉。
A、由以上分析可知,該粉末中一定有碳酸鈣,可能有氯化鈉,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意;
B、由以上分析可知,該白色粉末中肯定沒有碳酸氫銨,可能有氯化鈉,說法正確;故符合題意;
C、由以上分析可知,該粉末中一定有氯化鋇、氫氧化鈉、無水硫酸銅和碳酸鈣,說法正確;故符合題意;
D、由以上分析可知,該粉末中一定有氫氧化鈉和無水硫酸銅,因為上層溶液為無色的,當氫氧化鈉和無水硫酸銅恰好完全反應時,其質量比為1:2,但當溶液中還有氫氧化鈉剩余時,其質量比不是1:2,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C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對物質進行分類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方法。現有物質①燒堿:②銅片;③塑料:④氧化鋁;⑤尿素。
請要求填寫: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_____(填化學式),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化學式),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填序號),可用作化學肥料的是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閱讀下面的短文。從“①物理變化、②化學變化、③物理性質、④化學性質”中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下面描述的相應橫線上。
在通常狀況下,氯氣呈黃綠色,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________。氯氣在1.01×105 Pa時,冷卻到-34.6 ℃,變成液態氯________,繼續冷卻到-101 ℃,變成固態氯________。紅熱的銅絲在氯氣中會燃燒________,氫氣也能在氯氣中燃燒生成一種叫作氯化氫的氣體。把氯氣通入水中,部分氯氣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________。
(2)某商場開業慶典時,店外掛著的氫氣球因人群擁擠而被擠破,遇上點燃的香煙,發生爆炸,并引發鄰近的一串氫氣球爆炸。迅速掠過的火苗燒了一些顧客的頭發,并淺度灼傷20多人的皮膚。請簡要回答:
①以上事實說明氫氣具有什么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氫氣充氣球是因為氫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________(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用化學用語表示:2個氧分子_____________;
(2)混鹽一般是由一種陽離子與兩種酸根離子構成的鹽,如Ca(NO3)Cl漂白粉中有一種混鹽CaOC12(其中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
①寫出氯化鈣的化學式_____
②已知CaOCl2中的一種酸根離子是次氯酸根離子(ClO-),則另一種酸根離子為_______。若將CaOC12改寫成如Ca(NO3)Cl以兩種酸根表示的形式,其化學式可表示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們使用過的家用燃料有柴草、煤、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等。
(1)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學式)。
(2)煤屬于_______(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燃煤常加工成“蜂窩狀”,是為了_______。
(3)家用燃料都含有碳元素,燃燒不充分易產生_______氣體,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而導致人體中毒,所以使用家用燃料時要注意_______。
(4)目前,人們利用和開發的能源除水能、風能、核能外,還有_______(列舉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3 月 21 日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儲罐發生爆炸事故,造成重大損失。儲罐內盛放的間苯二胺(化學式為 C6H8N2)是一種重要工業染料,在空氣中不穩定。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 間苯二胺屬于有機物B. 間苯二胺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 3:1
C. 間苯二胺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D. 間苯二胺應遠離熱源和氧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CaCO3的摩爾質量是_____,1molCaCO3 中含有_____個氧原子(用科學記數法表示);0.2molCuSO45H2O 質量為_____克,其中含有_____mol 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賞中華詩詞,品生活之美。下列古詩詞句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B.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C.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D.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用大理石與4%的稀鹽酸做二氧化碳制取實驗,請你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觀察到試管中不再產生氣泡時,發現固體還有剩余,小組同學對此進行探究(雜質不溶于水且不與酸反應)。
(提出問題)不再產生氣泡的原因是什么?
(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顯中性。
(作出猜想)
猜想1:鹽酸已經完全反應。
猜想2:剩余固體中無碳酸鈣。
猜想3:生成物或雜質附著在大理石表面,阻礙反應繼續進行。
(實驗一)探究反應后的溶液中是否有鹽酸
(1)取上述反應后的清液,測得溶液pH=3,說明該溶液顯_________性,由此得出猜想1不成立的結論。有的同學對此提出質疑,認為此結論不嚴謹,你認為這樣質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學們經過討論,一致認為通過實驗1得出的結論不嚴謹,還需要通過完成實驗2才能得出結論。
(2)另取潔凈的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測得溶液pH=5.6。
(得出結論)猜想1不成立。
(實驗二)探究剩余固體中是否有碳酸鈣
先振蕩反應容器,使剩余固體與液體充分接觸,發現仍無氣泡產生,向容器中滴加少量4%的稀鹽酸,發現又有氣泡產生,且不再產生氣泡時,仍有固體剩余。
(得出結論)猜想__________不成立。
(分析討論)綜合實驗一和實驗二,導致氣泡不再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提升)(3)反應物的濃度也是影響反應能否進行的因素。(4)在探究反應后溶液顯酸性或堿性的問題時,應注意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