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從化學方程式 C+O2CO2中獲取的信息錯誤的是( )
A. 從此化學方程式中可知反應物是碳和氧氣, 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B. 在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沒有變化
C. 在常溫下,碳與氧氣混合就可以發生反應
D. 在反應前后,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數目都沒有增減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需要用科學方法處理。如:
(1)蚊子、蜂、螞蟻等昆蟲叮咬人后,會向人體注入一種物質R,使皮膚紅腫疼痛。為了測定R物質的性質,有同學首先向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錐形瓶里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________色,然后繼續往錐形瓶中逐滴加入R溶液并振蕩,當加到一定量時溶液的顏色全部褪去。由此可以推斷,R是一種________性的物質,要消除腫痛,可涂抹下列物質中的________。
A食用醋 B食用油 C稀氨水或肥皂水 D氫氧化鈉溶液 E稀的石灰水溶液
(2)家用熱水壺(鋁制)長時間使用后內壁會有一層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用鹽酸可以除去水垢操作時,一定要注意好鹽酸的用量和操作方法,否則水壺會穿孔。說明穿孔的原理___,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從山上采集到一種石灰石樣品,為了測定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石灰石中的雜質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取45g石灰石樣品,逐漸加入稀鹽酸,充分反應后,測得剩余固體質量與加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計算:
(1)45g這種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是_____g
(2)本實驗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完成實驗,并說明理由_____。
(3)列式計算45g石灰石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常利用以下裝置完成氣體制備及性質實驗。請回答:
(1)寫出編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
(2)小剛用加熱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比較純凈的氧氣,需要選擇的儀器裝置組合是______(填序號),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制取二氧化碳并檢驗其性質。裝好藥品后,把B與G 連接。裝置B中的長頸漏斗應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G中的現象是:______。
(4)小莉選用C裝置制取氧氣,裝置C與B相比的優點是:______。
(5)欲用水將裝置F中的氧氣壓出來用于實驗,則水應該從______(填“a”或“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時,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之比為1:2
B. 乙的飽和溶液從降溫到
,溶液仍飽和
C. 時,甲、乙兩種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
D. 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從降溫到
,兩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包含有氧化銅和碳粉的黑色粉末,為了探究該粉末的組成,取10g黑色粉末加入到98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后得到殘留固體質量為2g。試計算:
(1)10g粉末中氧化銅的質量為__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MnO2為原料制備MnSO4H2O的工業流程如圖。
已知:①沉淀時的化學方程式為7MnSO4+7Na2CO3+11H2O=MnCO36Mn(OH)25H2O↓+7Na2SO4+6CO2↑
②MnSO4H2O和MnSO45H2O易溶于水,難溶于乙醇。
③MnSO4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
(1)溶解時,為控制80℃,在實驗室可用水浴加熱如圖2.水浴加熱需要的玻璃儀器有酒精燈、_____、_____。水浴加熱的優點有_____。能加快溶解的方法有_____(寫一種)。
(2)除鐵時需要攪拌,攪拌的作用是_____。
(3)過濾I所得濾液的溶質主要是Na2SO4和_____。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4)酸溶時,MnCO36Mn(OH)25H2O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5)請補充完整由流程中“酸溶”所得MnSO4溶液制備MnSO4H2O的實驗方案:將MnSO4溶液轉移至蒸發皿中,_____,在高于40℃時趁熱過濾,_____,100℃烘干得Mn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探究)在圖1所示,將O2、CO2、濕度(測水蒸氣)傳感器探頭放入有少量空氣的保鮮袋中,打開儀器開始采集數據,然后向袋內呼出氣體。采集的數據如圖2所示,縱坐標均為某氣體體積分數(%),橫坐標均為時間(S)。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表示O2體積分數變化的曲線是_________(選填“X”、“Y”、“Z”)。
(2)根據圖2在實驗中200s時沒有采集數據的其余氣體的總體積分數為____________。
(3)Y曲線60s之后逐漸下降,可推測保鮮袋中可能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
(注意:正確回答下列問題加4分,總分不超過60分)
(反思拓展)
(1)小組同學曾認為空氣成分中“其它氣體和雜質”主要包括水蒸氣等,由實驗可判斷該認識是錯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為了能保持載人飛行的飛船座艙內空氣成分的穩定,科學家設想的方案是:不斷把座艙內空氣通過盛有過氧化鈉的容器,并把處理后的氣體重新充入座艙。其中過氧化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請根據圖示同答下列問題。
(1)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減小”)。
(2)若要從乙物質的飽和溶液中得到乙固體,可用 的結晶方法。
(3)t1℃時,將甲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3℃,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t2℃時,將100g水加入到盛有30g甲物質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飽和溶液,若想使溶液恰好飽和,可采用的方法是: 。
(5)t3℃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的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