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碳酸氫鈉溶液吸收氯化氫氣體)想收集瓶干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試回答:
(1)若想完成實驗,該裝置哪一點需要改進?_________________
(2)當觀察到什么現象時,說明D中氣體已收集滿。_________________
(3)A裝置還用于實驗室制取其他氣體。請選擇一種,寫出制取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將B、C交換位置 E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D中已集滿CO2. 2H2O2 MnO2 2H2O + O2↑ 【解析】(1)根據要收集一瓶干燥、純凈的氣體必須先除雜,再干燥分析解答;(2)根據當D裝置中收集滿二氧化碳時會逸出,導致E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解答;(3)根據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解答。(1) 要收集一瓶干燥、純凈的氣體必須先除雜,后干燥,再收集。故若想完成實驗,該裝...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畢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A. 氧 B. 硅 C. 鋁 D. 鐵
C 【解析】地殼含量較多的元素按含量從高到低的排序為:氧、硅、鋁、鐵、鈣,在金屬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鋁。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屆九年級質量普查調研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化石燃料中最清潔的燃料是天然氣
B. 鋁合金比純鋁的硬度大,熔點低
C. 鐵在潮濕的環境中比在干燥的環境中更容易生銹
D. 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指標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M2.5等
D 【解析】A. 化石燃料中最清潔的燃料是天然氣,正確;B. 金屬制成合金后,硬度變大,熔點降低,故鋁合金比純鋁的硬度大,熔點低,正確;C. 鐵與氧氣、水接觸時易生銹,故鐵在潮濕的環境中比在干燥的環境中更容易生銹,正確;D. 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指標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M2.5等,二氧化碳不屬于空氣污染指數,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平頂山市招調研測試(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所示是某反應前后的微觀示意圖,“O”和“”分別代表A、B兩種不同的原子。則該反應( )
A. 置換反應 B. 有單質生成
C. 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不變 D. 反應的方程式可表示為3A2+B2=2BA3
D 【解析】A、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物質A2與物質B2反應生成BA3,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錯誤;B、該反應的生成物是BA3,屬于化合物,錯誤;C、由圖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種類發生改變,錯誤;D、由圖可知,該反應中B2過量,且為6個A2分子與2個B2分子反應,生成4個BA3分子,故反應的方程式可表示為3A2+B2=2BA3,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平頂山市招調研測試(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一些事實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蘭花盆里裝,聞到花香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正確;B、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在一起,體積小于20mL,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錯誤;C、加熱氧化汞可以得到金屬汞和氧氣,說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正確;D、雙氧水能殺菌消毒,而水則不能,說明兩種物質的分子構成不同,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新鄉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1)20℃時,等質量的甲、乙分別溶于水形成飽和溶液,溶液質量大小關系是甲_______(填“>”、“<”或“=”)乙;
(2)將40℃時乙的飽和容液變為不飽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
(3)將40℃時150g甲的飽和溶液降溫到20℃,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
= 升高溫度或增加溶劑 23% 【解析】(1)根據溶解度曲線圖可知20℃時,甲和乙溶解度相等分析解答;(2)根據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的方法分析解答;(3)根據20℃甲物質的溶解度為30g進行解答。(1)根據溶解度曲線圖可知20℃時,甲和乙溶解度相等,故將等質量的甲、乙分別溶于水形成飽和溶液,溶液質量大小關系是甲=乙;(2) 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將40℃時乙的飽和容液變為不飽和...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新鄉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欲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該實驗需準備5g氯化鈉和45mL的水
B. 溶解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以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率
C. 若量取水時采用了俯視的方式讀取,會導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
D. 若將該溶液稀釋至溶質質量分數為5%,需再加水
C 【解析】A、該實驗需準備5g(50g ×10%)氯化鈉和45mL(50g-5g=45g相當于45mL)的水,正確;B、溶解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以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率,正確;C、若量取水時采用了俯視的方式讀取,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小,從而會導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大,錯誤;D、若將該溶液稀釋至溶質質量分數為5%,需再加水,正確。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阜陽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在t1℃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C. 在t2℃時,N點表示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
D. 在t1℃時,100g乙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25g
D 【解析】A、從甲的溶解度曲線不難看出,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溫度的影響很大,故A正確; B、在t1℃時,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確; C、由于在t2℃時,N點在甲的溶解度曲線的下方,因此代表的是甲的不飽和溶液,故C正確; D、由于在t1℃時,乙的溶解度是25克,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25克乙,故D錯誤; 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等六校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有x、y、z三種金屬,如果把x和y分別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產生氫氣,而y不反應;如果把y和z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兒,在y表面有銀析出,而z沒有變化.根據以上實驗事實,判斷x、y和z的金屬活動順序正確的是( )
A. x>y>z B. x>z>y C. z>y>x D. z>x>y
A 【解析】把x和y分別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產生氫氣,而y不反應,說明x>H>y,把y 和z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兒,在y 表面有銀析出,而z沒有變化,說明y>Ag>z,所以x、y、z的活動性為x>y>z,觀察選項,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