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7分)A—G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其中,A的濃溶液能揮發出刺激性氣味的氣體,D是廚房中常見的調味品,E為白色沉淀,從C→D的反應過程中有藍色沉淀生成。下圖是這些物質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省略。
(1)請寫出化學式:A ,F 。
(2)寫出D→E的化學方程式: 。
(3)C溶液與鐵粉反應后,取剩余固體加入鹽酸,沒有氣體放出。請分析:C與鐵粉反應后的溶液組成中除了H2O外,一定存在的物質有 ,可能存在的物質有 。
【答案】(1)HCl, CuO或Cu(OH)2;
(2)NaCl+AgNO3=AgCl↓+NaNO3
(3)FeCl2, CuCl2
【解析】
試題分析:A的濃溶液能揮發出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由轉化關系圖可知,A能與鐵粉、氫氧化鈉發生化學反應,故A是鹽酸;D是廚房中常見的調味品,那么D是氯化鈉;E為白色沉淀,根據復分解發生的條件那么生成的白色沉淀E一定是氯化銀沉淀,故G是硝酸銀;C→D的反應過程中有藍色沉淀生成,D是氯化鈉,藍色沉淀一定是氫氧化銅,故C是氯化銅;鹽酸與氧化銅或氫氧化銅反應會生成氯化銅,即F可能的氧化銅或氫氧化銅;鹽酸和鐵生成B,轉化關系,那么B是氯化亞鐵。把推斷的物質代入,推斷正確。
(1)A是鹽酸:HCl, F是 CuO或Cu(OH)2;
(2)D是氯化鈉,G是硝酸銀,反應生成的是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NaCl+AgNO3=AgCl↓+NaNO3;
(3)C是氯化鐵溶液,鐵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是銅和氯化亞鐵;取剩余固體加入鹽酸,沒有氣體放出,說明反應后的固體中沒有鐵,即鐵可能沒有完全把銅完全置換出來,故溶液中的成分一定含有生成的氯化亞鐵,可能還有沒有反應的氯化銅。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4分)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國政府規定某地區居民的食用鹽必須加碘。圖中為廣東鹽業總公司生產的加碘鹽的部分標簽,請根據標簽圖回答:
(1)碘酸鉀(KIO3)中碘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是__________。
(2)從“食用方法”推測,碘酸鉀的一種化學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確保碘鹽中碘的最低含量,1kg碘鹽中至少應加入碘酸鉀__________(精確到0.1)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在化學實驗技能考試中,有一題目是鑒別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小紅等幾位同學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
(1)寫出試管②中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實驗結束后,小紅同學將①、②兩支試管中的廢液倒入同一個干凈的燒杯中,看到廢液渾濁,就對廢液進行了過濾,小紅等幾位同學對濾液的成分又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濾液中除水外還含有哪些物質?
【猜想】小紅認為:只含氫氧化鈉;
小亮認為:可能含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小明認為:可能含有氫氧化鈉、碳酸鈉和氫氧化鈣;
你認為還可能是 (寫一種猜想)。
【討論】你認為小紅、小明、小亮三位同學中 的猜想不合理。
【實驗設計】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證明你的猜想正確。
【反思拓展】
①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的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 。
②通過以上探究,你認為應怎樣處理上述實驗后的廢液才能倒入下水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2分)工業上制的小蘇打樣品中常含有少量的雜質。為了測定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現進行
如下實驗:向盛有13.6 g該樣品的燒杯中加入93 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參加反應,也不
溶于水),反應后稱得燒杯中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100 g。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HCO3+HCl ═ NaCl+H2O+CO2↑)。
請計算:(1)完全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2)小蘇打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1℃時甲物質和乙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B.丙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后,將變成不飽和溶液
C.t2℃時將70g甲物質加入100g水中,可得到170g溶液
D.甲物質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比乙物質的溶質質量分數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復習課上,老師準備了四瓶沒有標簽的白色固體,分別是碳酸鈉、氫氧化鈉、氯化銨和
氯化鈉,要求同學們設計實驗方案進行鑒別。小剛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方案并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每一步驟均取用原固體物質)。
(1)如所加試劑X是熟石灰,熟石灰與氯化銨混合的實驗現象是 ,
寫出熟石灰與NH4C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所加試劑Y常用于實驗室制取CO2,則Y的化學式是 ,試劑Y與被鑒別出的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步驟3中分別取少量的兩種固體溶于水,測溶液的pH可以區別兩種物質,用pH試紙測溶液pH的操作是:取一小片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 ,讀出pH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中“—”表示相連的物質間能發生反應,“→”表示這種物質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不符合對應“轉化關系”的是
選項 | A | B | C | D | |
轉化關系 | |||||
物質 | 甲 | C | Na2CO3 | Ca(OH)2 | Fe |
乙 | O2 | Ca(OH)2 | HCl | HCl | |
丙 | CuO | NaCl | CO2 | CuCl2 | |
丁 | CO | H2SO4 | NaOH | Na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