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1)與(3)、(5)采用采用觀察法配平即可,配平時把(3)中的SO4看作整體進行配平;
(2)根據Fe2O3中氧原子的數目進行配平,CO與CO2前面的化學計量數與Fe2O3中氧原子的數目相等;
(4)采用“定1法”,把C2H5OH的計量數為1,按“C→H→O”的順序,進行配平.
解答:解:由于(1)與(3)、(5)中方程式中反應物和生成物比較簡單,用“觀察法”配平就行;
(2)中,一個CO分子反應中獲得一個氧原子變為二氧化碳分子,由于Fe
2O
3中氧原子的數目為3個,所以CO與CO
2前面的化學計量數都為3,最后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即可;
(4)采用“定1法”,把C
2H
5OH的計量數為1,按“C→H→O”的順序,進行配平,最后分別加上合適的反應條件.
故答案為:(1)2Cu+O
2+CO
2+H
2O═Cu
2(OH)
2CO
3(2)Fe
2O
3+3CO
2Fe+3CO
2(3)Fe
2O
3+3H
2SO
4═Fe
2(SO
4)
3+3H
2O
(4)C
2H
5OH+3O
22CO
2+3H
2O
(5)3NaOH+FeCl
3═Fe(OH)
3+3NaCl
點評:配平時各種方法要靈活運用,奇數配偶法使用較多,可簡記為“奇數入手,左右開弓;跟蹤追擊,單質告終”;配平時化學計量數必須加在化學式的前面,配平過程中不能改變化學式中的下標;配平后化學計量數必須為整數,配平過程中若出現分數,必須把分數去分母轉化為整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