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分子的質量大,而原子的質量小 | |
B. | 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 |
C. | 分子能直接構成物質,而原子不能 | |
D. | 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而原子不能 |
分析 A、根據分子和原子不能籠統地比較質量大小判斷.
B、根據化學變化的實質判斷.
C、根據不同物質的結構判斷.
D、根據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性質由原子保持判斷
解答 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籠統地比較大小,一般分子比構成它的原子質量大.所以錯誤.
B、化學變化的過程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在化學變化過程中分子可以分,而原子只能重新組合,這是分子與與原子的本質區別.所以正確.
C、能直接構成物質的粒子有三種:分子、原子、離子,如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所以錯誤.
D、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性質由原子保持.所以錯誤.
故選B
點評 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是其在化學變化中的可分性,在化學變化中分子能夠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價值不菲的鉆石、默默無聞的碳棒,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產物都是CO2 | |
B. | 碳和氧氣的質量比不同,燃燒產物可能不同 | |
C. | 碳在充分燃燒時放熱,不充分燃燒時吸熱 | |
D. | 碳在氧氣中燃燒的產物有可能是混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堿式碳酸銅加入稀鹽酸中產生大量氣泡 | |
B. | 加熱堿式碳酸銅后,固體由綠色變為黑色 | |
C. | 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 |
D. | 加熱高錳酸鉀固體逐漸消失,試管內壁有水霧產生,產生刺激性氣味氣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內容步驟 | [實驗1]研究燃燒條件 | [實驗2]研究氧氣性質 |
Ⅰ | 燒杯中盛有80℃的熱水,分別在燃燒匙和燒杯中導管口放置一小塊白磷,塞緊瓶塞 | 燒杯中盛有NaOH溶液,燃燒匙中放入木炭,點燃木炭后,迅速將燃燒匙伸入瓶中,塞緊瓶塞 |
Ⅱ | 推入適量H2O2溶液 | 推入適量H2O2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