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通過焚燒塑料減少“白色污染”
B. 可以用熟石灰來改良酸性土壤
C. 煤燃燒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禍首
D. 用一氧化碳做燃料可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徐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質量/g | 20 | 20 | 5 | 16 |
反應后質量/g | 6 | x | 5 | 0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乙是化合物
B. x等于30
C. 參加反應的甲與丁的質量比為5:4
D. 丙一定是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菏澤市2018-2019學年九上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在生活和實驗室,我們可以利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
下圖為家庭制氧機內桶構造示意圖,桶上設有制氧劑投藥口和出氣口。
已知:
i. 制氧劑的主要成分是過碳酸鈉和催化劑;
ii. 本產品用于人體保健吸氧,產生的氧氣需通入水中凈化。制氧時,從投藥口中投入藥品后,立即將其關閉。過碳酸鈉加入水中后,分解產生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再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產生氧氣。
(1)過氧化氫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氣的出口為__________(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桐城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飲用水消毒是抑制傳染病爆發的有效方法。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劑,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鈣(Ca(ClO)2)和氯化鈣易溶于水。如圖為制取漂白粉的工業流程簡圖:
(1)寫出步驟Ⅱ中碳酸鈣高溫分解為兩種氧化物,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次氯酸鈣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___.
(2)步驟Ⅲ加入足量水溶解主要發生的是___變化(填“物理”和“化學”);實驗室進行操作A時,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___.
(3)飽和食鹽水電解時發生如下反應:2NaCl+2H2O2X+H2↑+Cl2↑,請寫出X的化學式________,寫出食鹽水的另一日常用途___________.
(4)通過步驟Ⅴ可以推測漂白粉具有的化學性質之一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桐城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證明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容器中物質的總質量不相等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昌平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抽測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面科普短文(史實在線—水的組成的發現歷程)。
古人認為,水是一種元素,不可再分。1766年,英國的科學家卡文迪許發現將金屬鋅加入到硫酸中,會產生一種無色氣體,這種氣體與空氣混合后點燃,發生威力巨大的爆炸,他將這種氣體叫做“可燃空氣”。
同一時期,英國的科學家普利斯特里,也在研究這種“可燃空氣”。這種氣體密度只有空氣的1/11。普利斯特里多次將這種猛烈的爆炸當作魔術在當時的歐洲貴族聚會上進行表演,直到某一次爆炸表演結束后,他發現玻璃容器的內壁有白霧。隨后通過多次反復實驗,確認這種白霧就是水。
1775年,法國科學家拉瓦錫通過實驗驗證空氣不是一種元素,空氣是一種混合物,其中氧氣約占1/5。
1776年,瑞典科學家舍勒加熱硝酸鉀獲得了比較純凈的氧氣。
1781年,卡文迪許改進了原來的實驗方案,他用純凈的氧氣代替空氣,發現“可燃空氣”在純氧中可以安靜燃燒,發出藍色火焰。他還發現1體積氧氣和2體積“可燃空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物只有水,沒有別的物質。但卡文迪許未能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錯誤地用兩種氣體里都含有水這種“元素”,來解釋所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1782年,拉瓦錫將水蒸氣通過1000多攝氏度高溫金屬鐵管,獲得了“可燃空氣”和一種黑色固體。這個變化可以表示為:鐵+水黑色固體+“可燃空氣”。由此他認為水不是一種元素,而是由“可燃空氣”和氧結合形成的化合物。
1787年,拉瓦錫命名這種“可燃空氣”為“氫氣”,正式提出“氫”是一種元素。
1800年,英國科學家尼克爾森和卡里斯特爾用“伏打電池”在常溫下進行了水的電解實驗,獲得成功,進一步證明了拉瓦錫的結論。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可燃空氣”的物理性質有__________。
(2)“可燃空氣”是_______(填“單質”或“化合物”)。
(3)已知1782年拉瓦錫實驗中產生的黑色固體是四氧化三鐵(Fe3O4)。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4)根據已有知識分析上述史實,你認為可以證明水的組成的實驗有________(填序號)。
A.普利斯特里爆炸實驗 B.1781年卡文迪許實驗
C.1782年拉瓦錫實驗 D.1800年尼克爾森和卡里斯特爾實驗
(5)獲得的啟示:化學上研究純凈物組成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珍珠粉是一種補鈣劑,某興趣小組對珍珠粉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展開了一系列探究。
(實驗探究一)(1)珍珠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實驗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步驟一 |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_____ | 產生無色氣泡 |
步驟二 | 將步驟一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 產生白色沉淀 |
②寫出步驟二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實驗結論)珍珠粉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
(實驗探究二)測定珍珠粉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
(方案一)(2)該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探究,稱得燒杯的質量為40.03g。稱得珍珠粉樣品的質量為12g。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質量為200g,完全反應后,電子天平的示數為247.63g。請你計算珍珠粉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______。(寫出計算步驟:計算結果保留到0.1%)
(方案二)(3)該興趣小組的同學認為圖2所示裝置也可測定珍珠粉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需要測定的數據有樣品的質量和_____的質量。如果沒有裝置B,會使測得的碳酸鈣的質量分數_____。(填“偏大”、“偏小”或者“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