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見的物質之一,它是生命之源,生命的孕育和維系需要水。然而當今世界水的污染現象十分嚴重,全世界有超過6.63億的人口在家園附近沒有安全水源,他們需要花費數小時或長途跋涉到較遠的地方去尋找飲用水,來應對受到污染的飲用水對他們健康的傷害。請你談談防治水污染的三個措施。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從微觀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 構成的。
(2)從宏觀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 組成的。
(3)從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環”主要是由 的運動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環”中的“碳”是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小塊銀白色的金屬鈉放置在空氣中會發生下列變化:
鈉(Na)鈉的氧化物
氫氧化鈉溶液
白色固體
【提出問題】:常溫下鈉與氧氣反應,產物有哪些?
【查閱資料】:鈉的氧化物,除氧化鈉(Na2O)外還有過氧化鈉(Na2O2),氧化鈉與過氧化鈉都能與水發生反應,方程式如下:
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
【作出猜想】:常溫下鈉與氧氣反應的產物.
猜想1:Na2O,
猜想2:Na2O2,
猜想3:_______。
【實驗探究一】: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鈉的氧化物加入足量蒸餾水 | __________ | 猜想1正確 |
【繼續探究】:鈉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得到白色固體的成分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2CO3和NaOH
【實驗探究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1.取少量白色固體加入足量____ | 產生白色沉淀 | 白色固體成分為Na2CO3和NaOH |
2.過濾、取少量濾液加入______ | 變成紅色 |
【實驗反思】
(1)過氧化鈉也能與鹽酸反應,方程式為:2Na2O2+4HCl=4NaCl+2H2O+X,X的化學式為_____.
(2)能與酸反應只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稱為堿性氧化物,請判斷Na2O2____堿性氧化物(填“是”或“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C、D均為初中常見物質,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請結合下列內容,回答有關問題:
(1)如果A是一種爐具清潔劑的主要成分,B、C、D均為可溶的鹽,D中含有兩種元素,寫出D的化學式_________。
(2)如果A是一種黑色粉末,D是一種紅色固體,C中溶質含兩種元素,則C→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A是一種用于玻璃、造紙的鹽,B→D是分解反應,則B→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家創造性地構建了“單中心鐵催化劑”,在甲烷高效轉化研究中獲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國《科學》雜志發表.該轉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
有關轉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不變,作用只能是加快反應
B.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CH4 = C2H4 + 2H2
C. 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生了改變,是分解反應
D. 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相關實驗,請回答問題:
(1)寫出有標號儀器的名稱:①是_______;②是________。
(2)加熱三氧化錳和氯酸鉀的固體混合物制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填字母序號),收集裝置可選D是因為__________,二氧化錳是該反應的催化劑,則二氧化錳的______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沒有發生變化。
(3)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常選用的實驗裝置是_______,若用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油層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把收集滿二氧化碳的兩支試管分別倒插入盛有水和氫氧化鈉溶液的水槽里,一段時間后,出現了如圖所示的現象,對比兩支試管內液面高低的不同,你能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用恰當的化學用語填空: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_______。
(2)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鈣中含有的陰離子________。
(3)巖石呈紅色是含氫氧化鐵所致,氫氧化鐵中鐵元素顯+3價_________。
(4)實驗室常用的液體燃料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借助圖像探求化學原理是化學研究的常用方法。請分析如圖圖像并回答問題。
圖一是用等質量氯酸鉀在有無催化劑條件下制氧氣的曲線圖,其中表示加入了催化劑的曲線是__________(填“A”或“B”)。
(2)圖二表示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①P點表示的含義是_________;
②當固體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時,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純甲;
③將t3 ℃時甲、乙、丙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t1 ℃,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
圖三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銅和稀鹽酸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M~N段溶液的pH保持不變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解釋)。
向一定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質量與加入Zn的質量關系如圖四所示,a點溶液中的溶質有___________,b~c 段反應為_________(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