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知道空氣質量日報中污染指數數值越大,污染越嚴重,空氣質量狀況越差,所以要從空氣的污染途徑考慮本題.
②a、當空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含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會導致酸雨的產生;
b、二氧化碳、甲烷、氨氣等物質屬于溫室氣體;
c、氟利昂能和臭氧反應,從而破壞大氣層;
d、一氧化碳會使人中毒.
(2)①根據化石燃料的種類分析回答;
②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分析反應的特點.判斷反應的類型;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及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
③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
④根據信息:某一有機物C3H8O在空氣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寫出反應的方程式.
解答 解:(1)空氣的污染途徑是工廠廢氣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燒化石燃料,汽車尾氣的排放,可總結為:有害氣體和煙塵,主要的有害氣體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這些氣體主要來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燒和工廠的廢氣.
(2)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入大氣中,能和雨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達到一定程度時形成酸雨.
b、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當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時,會導致溫室效應.
c、制冷劑“氟利昂”排入大氣中會破壞臭氧層.
d、一氧化碳易于與人體內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人中毒.
(2)①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
②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由一種單質和化合物反應,生成了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及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圖示中一個碳原子與一個水分子反應,生成了一個易氧化碳分子和一個氫分子,所以,該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1.
③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物中有4個氮原子、12個氫原子、6個氧原子,生成物中有12個氫原子,6個氧原子,只少4個氮原子,所以另一種生成物是氮氣,所以NH3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4NH3+3O2$\frac{\underline{\;點燃\;}}{\;}$6H2O+2N2.
④某一有機物C3H8O在空氣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反應的方程式是2C3H8O+9O2$\frac{\underline{\;點燃\;}}{\;}$6CO2+8H2O.
故答為:(1)①C,②a.B; b.A; c.D; d.C;
(2)①天然氣,②置換反應,1:1③2N2;2C3H8O+9O2$\frac{\underline{\;點燃\;}}{\;}$6CO2+8H2O.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空氣的污染、化石燃料的種類,質量守恒定律等知識,屬于基礎的知識,難度不大.根據已有的知識即可解答.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墻內開花墻外可嗅到花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 |
B. | 水由液態變成氣態,體積膨脹,說明水分子體積變大 | |
C. | 將l00mL水與l00mL酒精混合,體積小于200mL,說明分子間有間隔 | |
D. | 濕衣服在陽光下比在陰涼處易于晾干,說明分子運動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加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空氣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氮 | B. |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鐵 | ||
C. | 人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 | D. | 太陽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相同質量的冰和水,冰的體積大于水,說明冰的分子比水分子大 | |
B. | 金秋時節,丹桂飄香,說明分子是在不斷地運動的 | |
C. |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體積小于100 mL,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 | |
D. | 過氧化氫和水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的構成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反應生成兩種物質 | B. | 此反應中的物質都為單質 | ||
C. | 此化學反應的類型為化合反應 | D. | 分子在化學變化中是不可分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