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二氧化碳的部分知識網絡圖(反應條件已略)。
(1)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_________ 。
(2)甲烷中元素質量分數較小的是_________ 元素。
(3)葡萄糖(C6H12O6)________(填“是”或“不是”)有機物 。
(4)碳酸(H2CO3)中C元素的化合價為 _________ 。
二氧化碳分子(或CO2分子或CO2); 氫(或H); 是; +4價 【解析】(1)構成物質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二氧化碳由分子構成,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2),甲烷中元素質量分數較小的是氫元素;(3)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稱為有機物。葡萄糖(C6H12O6)是有機物; (4)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8屆九年級3月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簡易凈水器,其中同時具有過濾與吸附作用的是
A. 紗布 B. 石英砂 C. 小卵石 D. 活性炭
D 【解析】在簡易凈水裝置中,紗布、石子和細沙之間有縫隙,可以過濾水中的不溶性雜質,它們的作用是過濾。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海淀區2018年九年級第二學期期中練習 題型:簡答題
小明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甲瓶中充滿二氧化碳氣體,注射器中裝有氫氧化鈉濃溶液,乙中盛有足量稀鹽酸。小明先關閉止水夾,然后將氫氧化鈉濃溶液全部注入甲瓶,一段時間后再打開止水夾。
(1)注入氫氧化鈉濃溶液后,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2)打開止水夾,可觀察到的現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 + CO2Na2CO3 + H2O 乙中液體倒吸入甲中, 甲中產生無色氣體 【解析】(1)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方程式為2NaOH + CO2Na2CO3 + H2O ; (2)由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使瓶內的氣體含量減少,內壓將低,故打開止水夾后,有液體倒流溶液集氣瓶中,流入的稀鹽酸與生成的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故又可以看到有無色氣體產...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海淀區2018年九年級第二學期期中練習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的是
A. 木炭 B. 鐵絲 C. 蠟燭 D. 紅磷
B 【解析】試題分析: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江津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六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請根據下列所示的示意圖回答問題。
(1)實驗1中,集氣瓶內進入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中空氣總體積的___________。
(2)實驗2中,把干燥的紫色石蕊紙花和濕潤的紫色石蕊紙花分別伸入兩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中,可以觀察到_________(填“干燥的紫色石蕊紙花”或“濕潤的紫色石蕊紙花”)變紅的現象,則其變紅原因是____(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實驗3中,若B處盛放木炭,分別進行以下操作:Ⅰ.先在A處通入氮氣一段時間后,再在B處加熱,B、C處沒有明顯變化;Ⅱ.待B處冷卻至室溫,在A處通入氧氣一段時間后,B、C處沒有明顯變化;Ⅲ.在A處繼續通入氧氣,然后在B處加熱,發現木炭燃燒,C處變渾濁。則Ⅱ與Ⅲ對比,說明物質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
(4)實驗3中,若B處盛放氧化鐵粉末,分別進行以下操作:先在A處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時間后,再在B處的下方通過使用酒精噴燈獲得高溫,B處可以觀察到紅色粉末逐漸變黑的現象,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1/5; 濕潤的紫色石蕊紙花; CO2+H2O==H2CO3 ; 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3CO + Fe2O32Fe + 3CO2 【解析】(1)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又不生成氣體,使瓶內氣體減少,壓強變小,水倒流入集氣瓶內,倒流的水的體積就等于瓶內氧氣的體積。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故實驗1中,集氣瓶內進入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中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江津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六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影視作品中常常看到古代工匠將炙熱的鐵器放到水中冷卻,這種工藝叫做“淬火”,此時發生的反應如下:
3Fe + 4H2OFe3O4 + 4H2↑,下列關于該反應中的物質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Fe在該反應中發生的是氧化反應 B. Fe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C. Fe3O4屬于氧化物 D. 氫氣是最清潔的能源
B 【解析】A. Fe在該反應中發生的是得氧的反應,是氧化反應,正確; B. 鋁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錯誤;C. 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Fe3O4屬于氧化物,正確; D. 氫氣燃燒生成物只有水,沒有污染物,是最清潔的能源,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江津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六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是“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的實驗操作示意圖,其中錯誤的是
A. 取用氯化鈉固體
B. 稱量氯化鈉固體
C. 量取水的體積
D. 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州市白云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多選題
下圖為四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0℃時,在100g水中加入40g(NH4)2HPO4,攪拌,完全溶解,再增加1g該物質不能溶解。結論:溶質增加后溶解度降低
B. 30℃時,物質溶解度關系為①>②>③>④
C. 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NaCl雜質,可在較高溫度配成飽和溶液,再降溫結晶
D. 要將接近飽和的Ce2(SO4)3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操作措施有:加溶質或降溫
BC 【解析】A. 0℃時,(NH4)2HPO4的溶解度是40g,在100g水中加入40g(NH4)2HPO4,攪拌,完全溶解,溶液恰好飽和,再增加1g該物質不能溶解。結論:飽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該物質,錯誤;B. 30℃時,物質溶解度關系為①>②>③>④,正確;C. NH4H2PO4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物質,采用降溫結晶法提純,正確;D. 要將接近飽和的Ce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二診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在﹣100℃合成了化合物X(分子模型如圖,其中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氫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X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B. X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93.75%
C. X中氫原子與碳原子的個數比為5︰4
D. 等質量的X與甲烷完全燃燒,X消耗的氧氣多
B 【解析】A. X是有機化合物。故A錯誤。B. X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0%= 93.75% 故B正確。C. X中氫原子與碳原子的個數比為4︰5.故C錯誤。D. 等質量的X與甲烷完全燃燒,X消耗的氧氣少。故D錯誤。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化學式的含義。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