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校學習小組準備探究氣體的測定和數據處理方法。
【提出問題】
如何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為CaC03)與稀鹽酸反應來測定生成CO2的質量和體積,并處理數據。
【實驗設計】通過下列兩個實驗分別測定C02的質量和體積。
【分析與表達】
(1) 實驗I中,將小燒杯中的所有稀鹽酸分幾次加入到大燒杯中,并不斷攪拌,判斷石灰石中CaC03完全反應的實驗現象是 ;
(2) 實驗Ⅱ中,先連接好裝置并檢查氣密性,然后裝好藥品,最后將10 mL稀鹽酸快速推入燒瓶中。若稀鹽酸是分幾次緩慢推入的,則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記錄與處理】
(3) 已知實驗I反應前的總質量[m(大燒杯十石灰石粉末)+m(小燒杯十稀鹽酸)],要計算生成C02的質量,至少還需要的數據是
A.m(小燒杯) B.m(大燒杯) C.m(大燒杯十反應后剩余物)
(4) 實驗Ⅱ的實驗記錄如下(表中數據在相同溫度、相同壓強條件下測定):
根據以上實驗過程和數據綜合分析,最終生成C02的體積 mL。
(5) 該學習小組的同學采集了一塊石灰石樣品,將其敲碎后,稱出6g放入燒杯內(燒杯質量為20 g)。然后加入50 g稀鹽酸(足量),充分反應后,再稱量為73.8 g(連燒杯一起)。試回答:
①將石灰石樣品敲碎的主要目的是 。
②該實驗過程中,共產生CO2的質量 。
③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答案】(1)最后一次加稀鹽酸后,無氣泡冒出
(2)由于反應生成氣體使裝置中壓強增大,再次推入較困難
(3)A C(4)80(5)①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②2.2克③83.3%
【解析】
試題分析:(1)碳酸鈣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故判斷石灰石中CaC03完全反應的實驗現象是最后一次加稀鹽酸后,無氣泡冒出
(2)實驗Ⅱ中,先連接好裝置并檢查氣密性,然后裝好藥品,最后將10 mL稀鹽酸快速推入燒瓶中。若稀鹽酸是分幾次緩慢推入的,則可能造成的后果是由于反應生成氣體使裝置中壓強增大,再次推入較困難
(3)二氧化碳是氣體,在敞口燒杯中會跑掉,故要計算生成C02的質量,應用實驗I反應前的總質量[m(大燒杯十石灰石粉末)+m(小燒杯十稀鹽酸)]—m(小燒杯)—m(大燒杯十反應后剩余物),故至少還需要的數據是A C
(4)根據表中數據最終生成C02的體積=90mL—10mL=80mL
(5)①將石灰石樣品敲碎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②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實驗過程中,共產生CO2的質量=6g+20g+50g-73.8g=2.2克
③根據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中CO2與CaCO3的質量關系,可計算出碳酸鈣的質量,進一步計算出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解:設CaCO3的質量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2.2g
100:44=x:2.2g x=5g
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5g/6g×100%=83.3%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組在實驗室進行關于氣體的實驗,所用的部分儀器如下圖所示。
(1)甲同學選用高錳酸鉀制備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化學方程式為 ,為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應采取的措施是 ,為得到較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 。
(2)乙同學選用裝置B制取氫氣,反應方程式是 ,若用裝置G收集氫氣,導管口 (填“a”或“b”)連接發生裝置。若選用裝置C代替裝置B,它的優點是 。圖中所示的狀態表示反應處于 (填“發生”或“停止”)的狀態。
(3)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與熟石灰固體來制取氨氣。常溫下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對人體特別是粘膜組織有腐蝕作用。
①寫出制取氨氣的反應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反應。
②干燥時不能選用下列干燥劑中的 。
A.氫氧化鈉固體 B.濃硫酸 C.生石灰
③某同學用右圖H、I、J組合收集氨氣。裝置J用于吸收多余的氨氣,發生化合反應生成銨鹽。則裝置I的作用是 。裝置J中發生的反應化學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別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的質量大,原子的質量小
C.分子可直接構成物質,原子則要先構成分子后再構成物質
D.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則不能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節日里人們要吃粽子和雞蛋。
(1)雞蛋富含的營養素是①_________________,它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物質,是機體生長及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原料;
(2)做粽子用的糯米中含有的糖類物質主要是①___________(填名稱),它在人體內經酶的催化作用,與水發生一系列的反應,最終變成⑤___________(填化學式);
(3)在種植水稻的過程中常施加鉀肥,鉀肥不僅能促進作物生長,還能増強_________________能力;
(4)長期施用某些化肥會使土壤酸化,如氮肥中的_________________①(填化學式),為了改良止壤的酸性,通常加入的物質的俗稱是②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氨氣(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極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稱為氨水,顯堿性。氨氣在化學工業中用途很廣泛,例如制化肥、制純堿等;近年來,氨氣還用于環境治理。
(1)在400℃左右,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用氨氣可將有毒氣體NO還原為N2和H2O。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侯氏制堿法”關鍵一步的反應原理可表示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其生成物NH4Cl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NH4Cl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精確到0.1%)。若上述NH4Cl中氮元素的質量為2.8t,則NH4Cl的質量為 t。(精確到0.1)
(3)在細菌作用下,用氨氣處理含甲醇的工業廢水,使其變為無毒的N2和CO2,從而清除對環境的污染,有關的反應為:6NH3+5CH3OH+12X 3N2+5CO2+19H2O,上述反應的X處應填入的化學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有如下操作步驟:
①加熱,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裝藥品,④用排水集氣法收集,⑤從水槽中取出導氣管,⑥熄滅酒精燈,⑦連接儀器。其中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⑦②③①④⑤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