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如下圖所示,請根據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__;
(2)若用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_(填標號),該裝置需要改進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用該裝置制取3.16g高錳酸鉀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出固體剩余物中鉀和氧的原子個數比為1:3,則加熱過程中產生氧氣的質量為________g。用裝置 E收集氧氣的適宜時刻是________________,在實驗時小明同學用該方法未能收集到兩瓶氧氣,其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填序號)
A.沒有塞緊橡皮塞 B.試管口沒有放棉花
C.沒有及時更換收集第二瓶 D.加熱前已將集氣瓶灌滿水倒立于水槽中
(3)若用F裝置收集并測定收集到氫氣的體積,首先要在F裝置中________, 還需要儀器_______(填名稱),該儀器應該與裝置F中的_________導管相連。(選填“a”或“b”)
(4)實驗室用裝置B來測定某石灰石樣品(固體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在錐形瓶中加入6.25g該石灰石樣品,通入分液漏斗加入稀鹽酸(足量)充分反應后收集到產生的氣體2.2g,求a.該大理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__;b.100Kg這種石灰石樣品充分煅燒后,可到固體的質量多少________Kg(碳酸鈣高溫分解只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規范寫出計算過程)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閔行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氣體壓力傳感器與數據采集器和數據處理軟件相結合,可用于檢測密閉體系內氣壓變化,并講氣壓變化以數字、曲線等多種形式通過計算機實時顯示出來,如圖為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的實驗裝置圖圖1及用氣體壓力傳感器測的集氣瓶中氣壓變化圖圖2.
(1)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紅磷要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實驗前在集氣瓶中預先放入了20ml的水,此處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若集氣瓶的內部體積為200ml,則理論上倒流入集氣瓶中的水的體積為__________;
(3)圖2中BC段氣壓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CD段氣壓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導致DE段氣壓變化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 二氧化碳由CO2分子構成
C. 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離子 D.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宿州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甲、乙、丙三個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分別進行了實驗探究.
(1)甲同學:用足量的紅磷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小于1/5(偏小),請寫出兩條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
請你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或符號表達式):___該反應屬于____反應(填反應的基本類型)。
(2)乙同學: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紅磷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結果實驗失敗了,請你幫助他分析失敗的原因:______.
(3)丙同學:打算用鐵絲替代紅磷,實驗能否成功?_____(填“是”或“否”),并說明理由.____.
(4)燃燒后,集氣瓶內剩余的氣體主要是氮氣,請結合本實驗推測氮氣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__;氮氣的化學性質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宿州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根據我國環保部頒布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下列項目不屬于監測范圍的是
A. PM2.5 B. 氦氣 C.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階段練習(12月)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除去下列各組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所選用的除雜方法正確的是( )
選項 | 物質 | 除雜方 |
A | CO2(CO) | 在空氣中點燃 |
B | Fe(Cu) | 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后過濾 |
C | CuO(C) | 在氧氣流中加熱 |
D | N2( O2) | 加入 硫粉點燃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階段練習(12月)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歸納完全正確的是 ( )
A.氖氣的化學式—Ne2 2個氖原子--2Ne | B.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原子的核外電子數 決定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順序——核內質子數 |
C.二氧化碳——由分子構成 氯化鈉——由離子構成 | D.分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8年世界水日宣傳主題是:借自然之力,護綠水青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將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類處理,可減少污染,保護水資源
B. 水的天然循環能實現水的重新分配,不需興建水利工程
C. 為了避免水體污染,農業上應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
D. 農業生產中改變灌溉方式,變漫灌為噴灌或滴灌,以節約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黃石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1)寫出下列符號中“2”的意義:
①Mg2+_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O2__________。
(2)按要求用數字和化學符號填空。
1個水分子 | 2個氫原子 | 3個氧離子 | 4個鉀原子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