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及其質量守恒定律可以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根據顯堿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顯中性或顯酸性的溶液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進行分析;
(3)根據氫氧化鎂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溶解的氫氧化鎂能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鎂沉淀和水進行分析;
(4)通過對比可以判斷推測是否正確.
解答 解:(1)金屬鎂與熱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Mg+2H2O(熱)=Mg(OH)2+H2↑;
(2)溶液的紅色褪去說明溶液的堿性消失;
(3)導致溶液堿性變化的原因可能是:氫氧化鎂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從而使溶液堿性消失;也可能是: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使溶液堿性消失;
(4)實驗操作:取上述等量的紅色溶液分別與空氣接觸和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冷卻;
實驗現象:與空氣接觸的酚酞試液不褪色,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冷卻的酚酞試液褪色;
實驗結論:導致溶液堿性變化的原因是氫氧化鎂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從而導致溶液的堿性消失.
故答案為:(1)Mg+2H2O(熱)=Mg(OH)2+H2↑;
(2)消失;
(3)氫氧化鎂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從而使溶液堿性消失;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使溶液堿性消失;
(4)實驗操作:取上述等量的紅色溶液分別與空氣接觸和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冷卻;
實驗現象:與空氣接觸的酚酞試液不褪色,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冷卻的酚酞試液褪色;
實驗結論:導致溶液堿性變化的原因是氫氧化鎂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從而導致溶液的堿性消失.
點評 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樣于試管中,滴入適量的稀鹽酸 | 有氣泡產生 | 你的猜想是正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化合物是二氧化碳 | |
B. | 天然氣是最清潔的燃料 | |
C. | 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及其合金 | |
D. | 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還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氣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OH H2SO4 BaCl2 | B. | HNO3 KNO3 K2SO4 | ||
C. | NaOH CuSO4 NaCl | D. | Na2SO4 FeCl3 K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化學反應類型 | B.分子動理論 |
鹽酸和石灰水混合-中和反應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置換反應 | 槐花飄香 沙塵暴卷起漫天的黃塵 |
C.天平的使用 | D.物質除雜 |
左盤放物體,右盤放砝碼 天平托盤哪邊下沉,平衡螺母就向哪邊調 | 木炭粉中混有鐵粉-磁鐵 氧氣中有少量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濕衣服晾在太陽底下干得快,說明分子運動速度與溫度有關 | |
B. | 所有的原子核都是有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 |
C. | 液化石油氣須加壓后貯存在鋼瓶中,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隙 | |
D. | 原子的質量基本上等于原子核的質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KCl | B. | K2C03 | C. | Ca(H2P04)2 | D. | CO(NH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